重!磅!消!息!
白马寺和龙门石窟
周边即将大变样
快跟老贾一起看看吧!
28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年第四次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白马寺释源大道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龙门石窟景区东北出口片区概念规划设计》等。
打通释源大道,完善文旅业态
白马寺是洛阳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随着游客增多,白马寺门前的国道拥堵现象严重。随着中州东路东延长线建设投用,以及汉魏故城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规划提升,建设释源大道,打通白马寺南部通道显得日趋紧迫。
释源大道北起白马寺,下穿陇海铁路向南与中州东路连接,整体区域呈“工”字结构。按照规划,白马寺门前东西向广场长米、宽米,释源大道长米、宽米,道路两侧将配套建设具有传统风格的旅游服务设施。
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该区域紧临汉魏故城,释源大道及两侧建筑将按照传统风格进行打造。
布局
释源大道的景观分为三段进行打造,分别形成寺前广场片区、文化展示片区、功能服务片区。寺前广场片区:原国道以北区域,将结合白马寺现有景观布局进行提升改造,功能与白马寺景区、汉魏故城遗址等进行对接,提升周边景观形象。
文化展示片区:陇海铁路以北到原国道的区域,将以打造文旅结合的街、里、坊为核心,改造提升现状白马寺村,展示汉魏故城等洛阳传统文化。
功能服务片区:陇海铁路以南至中州东路区域,将以文化旅游配套、综合服务停车场、公交枢纽、地铁站等为主,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展览中心及文化步行街。
配套
释源大道建成后,可完善白马寺与中州东路之间的文旅业态,在白马寺周边停车将更便捷,绿化质量也将大幅提升。按照规划,中州东路北侧规划有2个游客停车场和1个无障碍停车场,均按绿荫式停车场模式建设,近期提供停车位约个,并配置充电桩,满足各类停车需求。
释源大道两侧将设60米宽的绿化廊道,分布银杏、雪松、金叶水杉、桂花、大叶女贞、紫薇、红叶石楠等植被,使沿途呈现四季常青、春夏多彩的景观。
进出龙门石窟区域将更畅通
龙门石窟东北服务区建成后,对提升景区整体接待服务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龙门石窟景区东北出口片区概念规划设计》,洛阳市将对龙门石窟东北出口区域进行提升,通过“龙门石窟+文旅小镇+文创小镇”模式,优化路网结构,完善配套服务,有效提升龙门园区文化旅游功能和辐射带动力。区域交通更畅通
现状:该区域存在村民出行、游客进出、东西过境三种交通流,但目前仅有龙顾路—迎宾大道一条通道,交通资源供给不足。同时,龙门景区东北服务区周围道路未形成环线,交通组织困难。规划:此次洛阳市规划将龙顾路提升为主干路,新建东山大道等道路,共同组成龙门东北服务区周边的环路系统。
区域面貌更整洁
按照规划,龙门东北出口片区将按照不同的功能,实施分区改造。游客服务中心:增加医务、餐饮住宿等功能,未来这里将集景点售票、宣传推介、导游服务、集散换乘、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
生态停车场:在现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建设高绿化、透水性能好的现代化停车场,满足生态和景区功能需求。
景区换乘点:结合停车场、东北服务区票务中心,对现状换乘点进行优化,实现停车场、小镇及景区的便捷换乘和联系。
龙门小镇核心区:利用现有村庄,通过植入文旅产业、营造建筑风貌、创新管理模式,打造龙门小镇,形成龙门园区综合服务核心、文化展示平台和产业特色落地区。
文化工坊:结合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提炼龙门文化元素,为洛阳非遗文化提供展示空间。
创客基地:结合民间艺术工坊、艺术家工作室、创客基地等项目,将龙门的文化艺术进行整合,形成艺术家交往空间。
当科技遇见历史
龙门石窟的文物竟会“开口说话”
老贾觉得很有意思
想分享给大家
龙门石窟通过先进的智能科技
让一尊尊宝贵的文物造像真正“活”起来
咱洛阳两大“旅游名片”
未来将以更加美丽的模样
迎接四方游客
向上滑动,送你快捷权威的新闻资讯
洛阳广播电视台综合播发
老贾这厢有礼了...
沸腾!下个月,洛阳这些地方将吸引全世界目光......
权威!牡丹文化节重大活动清单公布......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洛阳看看……傲娇!在洛阳,吃成一个胖子有多难......美炸!二十四节气中,洛阳竟是这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