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的植物园

元宝的植物园也是一个认植物的好地方,老蒋在慢慢收拍,收拍自然界的美好。

1、小蜡树开花

拍摄时间:年3月16日

拍摄地点:珠海

拍摄工具:P30Pro

小蜡树(捩花目木犀科植物)

半常绿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开展披散状,树皮灰色光滑,小枝密被黄色短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至椭圆状矩圆形,长3-7厘米,顶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下面,特别沿中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长4-10厘米,有短柔毛;花白色,花梗明显;花冠筒比花冠裂片短;雄蕊超出花冠裂片。核果近圆状,直径4-5毫米。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生山地疏林下或路旁、沟边。本种有多个变种。果实可酿酒,种子可制肥皂,茎皮纤维可制人造棉。

中文学名小蜡树

拉丁学名FraxinusmariesiiHook.f.

别称蚊仔树、冬青、山指甲、蚊子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

科木犀科

属梣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大的5米以上,树冠圆形,枝条细柔;树皮褐色。冬芽卵形,尖头,灰色,密被黄色茸毛或糠秕状毛,后变黑。小枝灰色,疏生细小皮孔,被细柔毛和糠秕状毛。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叶柄长2-3厘米,紫色,基部稍增厚,深紫色;叶轴细,稍曲折,上面具窄沟,被微细柔毛和糠秕状毛;小叶3-5枚,纸质至薄革质,卵形或阔卵形,长2.5-8厘米,宽1.5-4.5厘米,顶生小叶大,最下方1对小叶明显较小,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钝圆或渐狭至短柄,近全缘或中下部以上具锯齿,叶缘略反卷,两面无毛,有时沿下面中脉两侧密被白色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侧脉7-10对,细脉网结并凸起;小叶近无柄或柄长约5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枝梢,长7-12厘米,分枝挺直,多花,密集;杂性花;雄花具短花梗,长2-3毫米,花萼甚小,萼齿三角形,被短柔毛,花冠白色至淡黄色,裂片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急尖,雄蕊2枚,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药椭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花丝细长;两性花的花冠裂片短,花药尖头,花丝长约3毫米,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长圆形,2裂。翅果线形或线状匙形,长约2.5厘米,宽约4毫米,近中部最宽,先端钝或微凹,常被红色腺点和糠秕状毛,紫色,甚美丽,翅下延至坚果中部,坚果长约1厘米,隆起;宿存萼小,齿裂几达基部。花期5-6月,果期9月。

主要价值:

园林:

枝叶稠密又耐修剪整形,适作绿篱、绿屏和园林点缀树种。树桩可作盆景,叶片可代茶饮用,抗有毒气体,能适于厂矿绿化。小蜡树枝叶稠密,耐修剪整形,最适宜作绿篱、绿墙和隐蔽遮挡的绿屏。在规则式布局的庭园中,可整修成长、短、方、圆各种几何体形,作模纹花坛的材料;也可数株一丛,修剪成圆球或其他形式,对植于门庭、入口及路边,亦觉协调美观。小蜡姿态袅娜,配植在树丛、林缘、溪边、池畔无不相宜。在山石小品中作衬托树种,亦甚得体。小蜡老干古根,虬曲多姿,可作树桩盆景。

2、石楠开花

拍摄时间:年3月16日

拍摄地点:珠海

拍摄工具:P30Pro

石楠(蔷薇目蔷薇科植物)

石楠(学名:Photiniaserratifolia(Desfontaines)Kalkman)是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米,有时可达12米;枝褐灰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尾尖,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叶柄粗壮,幼时有绒毛,以后无毛。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密生,花瓣白色,近圆形,内外两面皆无毛;花药带紫色;果实球形,红色,后成褐紫色;种子卵形,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生于海拔-米的杂木林中。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石楠具圆形树冠,叶丛浓密,嫩叶红色,花白色、密生,冬季果实红色,是常见的栽培树种。叶和根供药用。

中文名石楠

学名Photiniaserratifolia(Desfontaines)Kalkman

别称山官木、凿角、石纲、石楠柴、将军梨、石眼树、笔树、扇骨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苹果亚科

属石楠属

种石楠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中型乔木,高3-6米,有时可达12米;枝褐灰色,全体无毛;冬芽卵形,鳞片褐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厘米,宽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中脉显著,侧脉25-30对;叶柄粗壮,长2-4厘米,幼时有绒毛,以后无毛。花期6-7月,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10-16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3-5毫米;花密生,直径6-8毫米;萼筒杯状,长约1毫米,无毛;萼片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无毛;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3-4毫米,内外两面皆无毛;雄蕊20,外轮较花瓣长,内轮较花瓣短,花药带紫色;花柱2,有时为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子房顶端有柔毛。

观赏:石楠枝繁叶茂,枝条能自然发展成圆形树冠,终年常绿。其叶片翠绿色,具光泽,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季后部分出现赤红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果实缀满枝头,是具观赏价值的常绿阔叶乔木,作为庭荫树或进行绿篱栽植效果更佳。可根据园林绿化布局需要,修剪成球形或圆锥形等不同的造型。在园林中孤植或基础栽植均可,丛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丛,可与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扶芳藤、俏黄芦等组成美丽的图案。

3、蒲包花

拍摄时间:年1月30日

拍摄地点:珠海格馨花卉市场

拍摄工具:P30Pro

蒲包花(学名:Calceolaria×herbeohybridaVoss)是玄参科、荷包花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20-40厘米,茎、叶有毛茸。叶卵形,对生。花色变化丰富,单色品种具黄、白、红系各种深浅不同的花色;复色品种则在各种颜色的底色上,具有橙、粉、褐、红等色斑或色点。花形别致,具二唇花冠,小唇前伸,下唇膨胀呈荷包状,向下弯曲。花径约3-4厘米。2-5月开花,6月以后种子成熟。蒴果,种子细小。蒲包花原产于中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地,喜温暖湿润、凉爽通风的环境,不耐寒,怕暑热。蒲包花生育适温在8-20,最低温度要求在5以上。蒲包花喜肥忌大肥,在富含腐殖质且疏松透气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pH值在6左右为宜。蒲包花色彩艳丽,花形奇特,为冬春季重要的室内花卉。一般作小型盆栽,花期可达3-4个月。

中文名蒲包花

别名拖鞋花、荷包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玄参科

属荷包花属

种蒲包花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20-40厘米,茎、叶有毛茸。叶卵形,对生。花色变化丰富,单色品种具黄、白、红系各种深浅不同的花色;复色品种则在各种颜色的底色上,具有橙、粉、褐、红等色斑或色点。花形别致,具二唇花冠,小唇前伸,下唇膨胀呈荷包状,向下弯曲。花径约3-4厘米。2-5月开花,6月以后种子成熟。蒴果,种子细小。

主要价值:蒲包花色彩艳丽,花形奇特,为冬春季重要的室内花卉。一般作小型盆栽,花期可达3-4个月。

一、养护方法

1、温度:蒲包花喜温暖。具体来说,二十至二十五度之间,是最好的。另外,它是一种比较耐寒的植物,但是,它是不耐高温的。所以,夏季需调节,尽量别超过三十度。冬季一般就不用调节了。

2、光照:蒲包花对光照的要求不是太高,而且,它怕强光。所以,总体来看,半阴的地方是最合适的。在夏季,需避开强光。在其他的季节,为了避免灼伤,也最好避免直射光。

3、浇水;蒲包花是一种喜湿的植物,而且,它非常不耐旱。在它的成长季节,一般来说一天或者两天就需浇水一次。不过,如果是阴天,则可延长至三到五天一次。在冬季,一般需控水,不能浇太多。

4、施肥:成长期有需求,一般两周左右一次就行。花期主要是磷肥钾肥,成长期则主要是氮肥。

二、养殖技巧

1、繁殖:主要用扦插的方式。在五月至九月进行,都是合适的。选用当年生的、较嫩的枝条,长度须在十厘米左右的。剪下来之后,可先用草木灰处理一下,然后再扦插。插入的深度最好在五厘米至六厘米。插入之后,放在荫蔽的、且湿润的地方。二十天左右,就能生根。

2、换盆:盆栽的蒲包花对土壤要求较高,最好一年或两年更换一下。可用腐叶土,然后加入基肥、蛭石、细砂等物质配制。换盆之后,需浇水,然后放在阴凉处。

4、香雪球

拍摄时间:年11月8日

拍摄地点:珠海格馨花卉市场

拍摄工具:P30Pro

香雪球(学名:Lobulariamaritima(Linn.)Desv.)是十字花科、香雪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木质化,高可达40厘米,全珠银灰色“丁”字毛,茎自基部向上分枝,叶片条形或披针形,两端渐窄,全缘。花序伞房状,花梗丝状,萼片长圆卵形,内轮的窄椭圆形或窄卵状长圆形;花瓣淡紫色或白色,长圆形,顶端钝圆,短角果椭圆形,果瓣扁压而稍膨胀,果梗末端上翘。种子悬垂于子房室顶,长圆形,淡红褐色,室栽培:3-4月开花,露地栽培的:6-7月开花。香雪球匍匐生长,幽香宜人,亦宜于岩石园墙缘栽种,也可盆栽和作地被等。

中文名香雪球

学名Lobulariamaritima(L.)Desv.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罂粟目

科十字花科

族庭荠族

属香雪球属

种香雪球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化,但栽培的不论当年生或隔年生均不木质化,高10-40厘米全珠被“丁”字毛,毛带银灰色。茎自基部向上分枝,常呈密丛。叶条形或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5-5毫米,两端渐窄,全缘。花序伞房状,果期极伸长,花梗丝状,长2-6毫米;萼片长约1.5毫米,外轮的宽于内轮的,外轮的长圆卵形,内轮的窄椭圆形或窄卵状长圆形;花瓣淡紫色或白色,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钝圆,基部突然变窄成爪。短角果椭圆形,长3-3.5毫米,无毛或在上半部有稀疏“丁”字毛;果瓣扁压而稍膨胀,中脉清楚;胎座框常为淡紫色,隔膜白色,半透明,无脉;果梗长7-15毫米,斜上升或近水平展开,末端上翘。种子每室1粒,悬垂于子房室顶,长圆形,长约1.5毫米,淡红褐色,遇水有胶粘物质。花期温室栽培的3-4月,露地栽培的6-7月。

主要价值:香雪球草本植物,基部木质化,但栽培的不论当年生或隔年生均不木质化,匍匐生长,幽香宜人,亦宜于岩石园墙缘栽种,也可盆栽和作地被等。

5、龟背竹

拍摄时间:年3月2日

拍摄地点:珠海仁恒星园

拍摄工具:P30Pro

龟背竹(学名:MonsteradeliciosaLiebm.)是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攀援灌木。茎绿色,粗壮,有苍白色的半月形叶迹,周延为环状,余光滑,长3-6米,粗6厘米。叶柄绿色,长常达1米,腹面扁平;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宽40-60厘米;中肋及侧脉表面绿色;I次侧脉8-10对,向上渐远离,II、III、IV级叶脉网状,不明显。花序柄长15-30厘米,粗1-3厘米。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近直立。浆果淡黄色,柱头周围有青紫色斑点,长1厘米,粗7.5毫米。花期8-9月,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原产于墨西哥,各热带地区多引种栽培供观赏。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栽培于露地,北京和湖北等地多栽于温室。龟背竹叶形奇特,孔裂纹状,极像龟背。茎节粗壮又似罗汉竹,深褐色气生根,纵横交差,形如电线。其叶常年碧绿,茎粗壮,节上有较大的新月形叶痕,生有索状肉质气生根,极为耐阴,是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

中文名龟背竹

学名MonsteradeliciosaLiebm.

别称蓬莱蕉、铁丝兰、穿孔喜林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天南星目

科天南星科

族龟背竹族

属龟背竹属

种龟背竹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茎绿色,粗壮,有苍白色的半月形叶迹,周延为环状,余光滑,长3-6米,粗6厘米,节间长6-7厘米,具气生根。叶柄绿色,长常达1米,腹面扁平,宽4-5厘米,背面钝圆,粗糙,边缘锐尖,基部甚宽,对折抱茎,排列为覆瓦状,形如鸢尾,两侧叶鞘宽,向上渐狭,脱落后叶柄边缘成绉波状;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宽40-60厘米,厚革质,表面发亮,淡绿色,背面绿白色,边缘羽状分裂,侧脉间有1-2个较大的空洞,靠近中肋者多为横圆形,宽1.5-4厘米,向外的为横椭圆形,宽5-6厘米;中肋及侧脉表面绿色,背面绿白色,两面均隆起;I次侧脉8-10对,基部的相互靠近,向上渐远离,II、III、IV级叶脉网状,不明显。花序柄长15-30厘米,粗1-3厘米,绿色,粗糙。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近直立,先端具喙,长20-25厘米,人为展平宽15-17.5厘米,苍白带黄色。肉穗花序近圆柱形,长17.5-20厘米,粗4-5厘米,淡黄色。雄蕊花丝线形,花粉黄白色。雌蕊陀螺状,长7-8毫米,柱头小,线形,纵向,黄色,稍凸起。浆果淡黄色,柱头周围有青紫色斑点,长1厘米,粗7.5毫米。花期8-9月,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

生长环境:龟背竹喜温暖湿润,较遮阴的生态环境,忌强光暴晒与干燥,不耐寒,在中国多行温室栽培,用于布置大厅、居室。生长适温为20-30,15停止生长,越冬温度为5。春、夏、秋三季生长过程中保持盆中有充足水分,冬季微潮,减少浇水。耐空气干燥,冬季室内加温后最好经常清洗成熟叶片。有一定的耐旱性,但不耐涝。在南方,可孤植于池畔、溪旁,及石缝中,颇具野趣。

主要价值:龟背竹叶形奇特,孔裂纹状,极像龟背。茎节粗壮又似罗汉竹,深褐色气生根,纵横交差,形如电线。其叶常年碧绿,茎粗壮,节上有较大的新月形叶痕,生有索状肉质气生根,极为耐阴,是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

学术文字拾自互联网,其余文字图片均为原创。

欢迎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

元宝的植物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envzhena.com/jzpf/6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