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34处小微绿地建设启动
近日,小伙伴们在上下班的路上会看见这样场景,在园区内多处街角出现一道道蓝色的围栏,其中不乏多个施工人员紧锣密鼓启动开工建设,这让很多人疑惑不解!现在就由小编解开大家的疑惑吧!
据大兴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道道的蓝色围栏是大兴区34处小微绿地建设启动,这些绿地主要利用代征绿地、边角地、废弃地以及闲置地进行建设,充分利用绿地资源,实现新城地区裸露地面的全覆盖,提升城市街头景观。
面积不大,但有花有树有休闲设施,并且紧挨着居民区。“首先着眼于百姓身边的边角地和小微绿地,今年计划完成社区周边34处小微绿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交底工作,开始进场施工。”
据了解,此次小微绿地建设工程,共涉及桐城办公楼东南侧、兴旺大街与圣和巷交叉口北、北程庄东路与康庄路交叉口西南角、 东南角等34个地块,各地块的面积较小,分布较为分散,最大的可达约平米,最小的有50-60平米,原地块整体绿化情况较差且大部分现状为裸地,项目占地总面积平米。
结合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寓动于静、生态自然的公共环境空间,以丰富街景、方便群众为设计目标,坚持“科学性、兼顾生态美观、以人为本、经济节约”的原则,此次小微绿地建设要求符合相应设计规范,在选择植物时充分考虑所选植物对项目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保护与利用绿地内的现状树木,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灌、地被(草坪)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营造丰富的活动空间,满足休憩、观赏、活动等功能需求;适当增加园路以及小场地来满足人们通行、休憩、观赏的需求;在对现有地形进行改造及景观材料选择时,采用经济节约的手段。
在植物配置上,小微绿地以栽树为主,特别是生态效益好、易管易活的乡土树种,且部分地块将保留一些原有树种,以桐城办公楼东南侧为例,建设中,将保留现状紫叶李、樱花等,搭配种植金叶女贞、华山松、蓝花鼠尾草等,通过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乔、灌、花和地被植物科学配置,突出绿地景观和游憩等功能。同时,为方便居民游览,有条件的绿地还要设座椅、路灯、道路等基本的休闲设施,如大兴区第一幼儿园南侧等地块,或开辟林下活动场地,或在林间修建健康步道。另外,所有小微绿地都将因地制宜设计出绿地节水、集雨设施,以降低后期管护成本。
版权声明:本稿件部分内容节选自网络新闻,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