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今日是3月23日,二月廿一,春分第4天,第62个世界气象日。碚11-20度,阴转多云,优,6:55-19:07;镇5-13度,阴转多云,优,5:54-18:06。霜冻线继续南移,阿尔泰山脉有暴雪,南部沿海地区有一东西向雨带,广东东部有暴雨。
??晨起6:20,碚12-12-97%-4--19阴1,镇8-5-70%-14--33阴2。6:40到楼下等车,天色已亮,地面润湿,无风无雨,空气清新,昨晚21时许下了较大的雨。道路两旁的秋枫和银杏绿叶盎然,路上行人比较少。
??车行如风,7:04到达校区。我站在稻香园三楼的窗子边,俯瞰校园,一片绿意。草坪泛绿,紫薇、国槐等乔木的叶子已经快要发满了,红花檵木、杜鹃、金叶女贞、石楠等灌木色彩搭配起来十分养眼,透水砖大部分已经干了。看学子们昂首阔步进入校园,多么生机勃勃的景象。
??嘉陵江河谷有雾,远处的嘉悦大桥隐隐约约,近处的黄桷树落叶殆尽,已有新叶萌发,深深浅浅的绿色是春天特有的林相。
?Ann问了我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第5题,亚热带不是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么,为啥不能选C?
??这里涉及一个知识点:亚热带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那么成都地区究竟是两熟还是三熟呢?以前讲课时没有学生问,自己也没有深究。今天趁此机会解决一下这个盲点。我查阅赵济主编《新编中国自然地理》,在第十八章《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找到了如下表述:“除海拔米以上的山地以外,农作物可一年二熟至三熟。海拔米以下的中亚热带和相当一部分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可种双季水稻三熟制。”继续查阅王静爱、左伟主编《中国地理图集》,找到中国气候类型图,查看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的划分,发现成都属于中亚热带。又查了新闻,成都地区采用套种等方法实现了双季稻三熟的。然后我整理后回复,搞定此问题。??后来与天兰同学交流了校本选修课的三个问题,促进我的反思。问:请问您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开设《乡土地理》这一校本课程的??答:①理论之需:课程改革倡导开设校本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理教育不能脱离真实的区域,学校所处地理空间是极佳的载体②现实之困: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对乡土感知少、感情浅;地理教学中的区域尺度过大,学生学习易流于表面,不能很好地解决新区域或小尺度区域的问题③研究之继:上学时对北碚的大气质量、重庆地区的岩溶过程做过较为系统的观测、研究;④个人之爱:喜欢游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问: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您认为我们可以开设哪些方面的校本课程?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选题?答:①按照部门地理学分类,如大气类、地质地貌类、水文类、土壤类、植被类、人口类、聚落、三产类;②跨学科类:如历史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③其它问:对于我们在校师范生而言,你觉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开设校本课程做些准备工作?我只想到了增强专业知识和参加地理类比赛,想咨询一下老师的建议。答:①发展兴趣,找到志趣,深入研究地理学某一领域;②多阅读,多实践,学习已有校本课程,夯实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博观约取;③多研讨,多交流,与自然交流、与社会交流、与他人交流、与自己交流。天:我被老师的一句话触动了——“我第一次上了我想上的内容”
九:在哪里说的?好像我也被这个话触动了
天:生涯人物谈里。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只有先把要做的做好了,才能做想做的。
九:说得好!
?后来处理了一些公务。11时,我去逛校园,一方面休息,一方面做自然观察。博雅楼中庭的银杏树全都变绿了,这些叶子都有点向下耷拉着,不知是为何?继续观察,看还会不会变化。
?蓝花楹的老叶子差不多掉光了,新叶子已经发出来了。期待着看它的展叶开花。我去年在南区幼儿园看过,廖老师围绕蓝花楹开发了课程,心生敬佩。
??雨后的杨梅树焕然一新,叶子上的许多灰尘被润湿、冲刷掉,还有一些聚集在叶尖,等重力足够时,就会掉落。这像极了河流的汇水过程。???玉兰和杏树已经搭建了林荫小道,幽静宜人。学校的这些角落很少有人来,其实很可惜的,学生们没有太多时间自主玩耍,自然没法欣赏这春光。??在围墙外,我还惊喜地发现了洋槐花,家乡有很多,每到春末夏初,南坡的洋槐花盛开,那是儿童的乐园,我们采摘回来做煎饼吃,真是人间美味。只需想一想,我就口中生津了。(杏花雨槐花饼)??白樱花谢完了,红樱花也开始谢了。靠近万象楼的一排纷纷凋落地面,树上和草地上都是红花,绝对算是樱花成雨了。我早上看到一位女生半蹲在树下,捡起花瓣欣赏、抚摸,成为一道很优美的风景。??我也发现有一块草皮基本上光秃秃的,显然是不断被人脚踩之后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个地方的道路设计不尽合理,如果是一个圆弧形的,就会方便许多。???皱皮木瓜大小如昨,左边一枚身上多了一个黑色条痕,右边一枚依然光洁,不知是为何???小桃子茁壮成长,叶子的颜色继续变深,黄点点也在增多。宿舍区其余的桃树还没有小桃子出现,但估计也快了,后面要注意仔细查看。??午睡前读钱锺书先生《上帝的梦》。下午开行政会,14时天将放晴,16时已是蓝天白云艳阳天。会后,我看《教什么知识》第三章《还原后的聚焦——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的问题梳理与解决思路》,写的丝丝入扣、发人深省。尤其是下面引用胡塞尔的这段话,给我做地理思维结构评价以极大的启示,似乎找到了逻辑起点,我兴奋地发给Ann、天兰、舒怡同学,看是否会有相似的体会。??这本书对各个心理学、教育学、哲学流派的观点都有精彩的引用、解读和评价,使我大开眼界。以前我对于很多理论是不太甄别的,符合自己需要的就拿来用,不能从更上位的视角去看待。??晚饭吃到了不太酸不太辣的酸辣粉,非常可口。然后看了夕阳,远处中梁山起起伏伏的轮廓线优美动人、近处的嘉陵江大桥简约大气。生活不易,多多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我走到食堂门前,有位同学喊住了我:“李老师,那边的花是什么呀?”顺着她的手势,我说“那是樱花呀。”“这就是樱花呀?我以为是别的花。”“那你以为是什么花?”“我不知道。”“咱们学校挺多的,你去万象楼、博雅楼周边都可以看到很多。”“好的,谢谢李老师。”然后她和同学离开了。我不禁感慨,这同学很有心,去观察校园植物开花,而不是熟视无睹,让人欣喜。但她不知道这是什么花,就显出学校的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了。去教室守晚自习的路上,听到这几只鸟在枝头唱歌,蓝天、绿树、枯枝、小鸟,这是春天的感觉。??18:55,西方天空已被太阳光染红,这晚霞预示着明天是个晴天。看近处的建筑工地依然忙碌,这些塔吊还在工作着,投影在天幕上,不知怎的,我竟被这劳动场景感动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