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的这句诗是人体器官捐献者真实的写照。
4月7日,云南省首个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在金宝山艺术园林落成和揭幕。纪念墓碑是他们“重返”人间的唯一痕迹——他们的生命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活着”。
器官捐献者可免费入驻为表达对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尊敬和缅怀,省红十字会于年开始筹建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于去年年底竣工。7日开始,纪念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纪念园规划建设占地平方米,捐献者纪念碑采用浅色花岗岩制作,园区入口两侧为杜鹃花园,背景植物为小叶女贞、金叶女贞、三角梅球形剪植,纪念园碑名设立于园区右侧杜鹃花园内。今后凡是成功捐献器官的人,去世之后都可以免费入驻纪念园。
据了解,纪念碑雕塑名称为《生命交响》,主体雕塑采用不锈钢制作,高约3.2米,长约6米,副碑采用抽象小提琴锻铜制作,雕塑高约1.5米。雕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浪花卷起的一组寓意五线谱的造型变化,以及充满活力的叶片寓意音符,体现群体生命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另一部分是通过拟人化和反复的表现手法,将大提琴演变为人物拉奏的造型,与上方的造型遥相呼应,从唯美的角度赞美人体器官捐献者精神的崇高,在统一和对比中强化主题。
群像家属捐器官让生命延续“一年前,我弟弟因车祸不幸脑死亡。经过痛苦的抉择,70岁的老母亲作出了捐赠弟弟所有能用器官的决定。”在陵园,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孙先生深情地摸着刻在碑上的亲人名字,一边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
“母亲已年逾古稀,她在悲痛欲绝中作出捐献弟弟器官的选择,我不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母亲值得我们崇敬与爱戴。”孙先生告诉记者,捐献器官后,让他们全家人多了点念想,觉得弟弟的生命还在延续。
“器官移植中经常使用‘种’这个字,我们知道只有对植物的种子才用‘种’这个字。现在我明白了这个字的含义,我们亲人的离开,仅仅是他短短一生人生舞台的谢幕,而另一个崭新的生命正在开始。”另一位器官捐献者家属这样说。
协调员架起生命的桥梁在器官捐献者和移植受者之间有着一座生命的桥梁,而架起这座桥梁的人就是器官捐献协调员。
“4年前,我还是一名临床护士,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从此,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器官捐献的协调工作中。”器官捐献协调员柏凌说,每一例捐献的背后,都有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从事这份工作,收获最多的是来自捐献者家属的感谢,“器官捐献虽然结束了,但我和捐献者的家人们成为了朋友,事后多次的电话、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白殿疯长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