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7亿多元的杭甬高速绍兴入口改造提升工程预计明年6月前完工,届时这个被誉为绍兴“第一门户”的景观区将全新面世。
▲(杭甬高速绍兴入口鸟瞰图)
改造工程全线长7.1公里,北起杭甬高速绍兴入口,南至洋江路口的中兴大道两侧,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其中景观绿化提档面积56万多平方米。为突出绍兴江南水乡的特征,入城口将营造“镜水泽韵”的意境,通过周边河道开挖和疏浚,形成形态丰富的浅滩湿地,体现绍兴古城、水城、名城的文化底蕴。
▲(入口桩景效果图)
针对目前中兴大道绿化色彩单一和层次感缺乏,这次将增加彩色树种。进城路线分为银杏大道(入城口到三江路)、香樟大道(三江路到康宁路)、樱花大道(康宁路到育贤路)、榉树大道(育贤路到洋江路)。主乔木以银杏、香樟、樱花、榉树为主;中层乔木分别搭配玉兰、红梅、早樱、鸡爪槭等品种;下层为果岭草带、丰花月季带和龟甲冬青带3个立面层次。
银杏大道中央隔离带前段30m搭配两组桩景,乔木品种为五针松、红花继木、红枫,以及红叶石楠球、小叶女贞球。地被为果岭草。之后由银杏大道延续,银杏规格胸径30cm,种植间距6米点缀常绿球类包括小叶女贞球、红叶石楠球、火棘球、金叶女贞球,高度cm冠幅cm。下层木为3m宽果岭草带,2m宽丰花月季带,和2m宽龟甲冬青带三个立面层次。
两侧隔离带因此处不设,所以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间设置半米宽绿化带,以视线通达简洁的坠花草坪为主。
香樟大道中央绿化带:香樟+玉兰+红叶石楠+丰花月季+草坪
特色:保留香樟等上层大乔木,增加中层开花乔木玉兰,形成以玉兰为代表的赏花林带。林下灌木采用复合式种植,以红叶石楠为背景,前景种植丰花月季。
两侧30m绿带:树形优美,胸径18厘米以上上层乔木进行保留。增加栾树、无患子、银杏、乌桕等色叶树种,丰富季相景观,背景增加水杉增加林冠线变化。
中层亚乔木基本保留。增加以日本早樱、红梅、玉兰、西府海棠为代表春花小乔木,以及金桂为代表的秋花树种,突出道路观赏特色。沿人行道两侧延续紫叶李+灌木篱、茶梅+灌木篱的特种植特色,突出节奏变化。
下层地被植物与灌木植物进行梳理调整,突出疏林草坪空间。
樱花大道中央绿化带:水杉+银杏+鹅掌楸+樱花+保留香樟+保留栾树+时令花卉+草坪
特色:保留现状香樟栾树等上层大乔木,结合现状立交桥增加水杉。银杏丰富立面林缘线。林下采用草坪和时令花卉为主简洁大气的种植形式。
两侧30米绿带:树形优美,胸径18厘米以上上层乔木进行保留。增加鸡爪槭、榉树、银杏、樱花、玉兰等观花观叶树种,丰富季相景观,背景增加水杉、银杏增加林冠线变化。状态适当的中层亚乔木基本保留。增加以日本早樱、紫薇、玉兰、西府海棠、杜鹃、月季为代表的以夏景为主的季相景观,形成区域道路的观景特色。
榉树大道中央分车带:
(1)育贤路至群贤路榉树+保留香樟+红叶石楠+丰花月季+草坪。现有香樟树阵保留。树形不佳的香樟树用同样规格树形香樟进行替换。榉树胸径25Cm,间距7.5米。
(2)群贤路至洋江路日本早樱+保留香樟+红叶石楠+春鹃+丰花月季+草坪。现有香樟树阵保留,树形不佳的香樟树用同样规格树形香樟进行替换;现有栾树树阵保留;现有樱花树阵保留。日本早樱胸径20Cm,间距6米。
两侧绿带树形优美,胸径18Cm以上上层乔木进行保留。南侧沿人行道香樟树以保留为主。中层亚乔木基本保留。增加以日本早樱、红梅、玉兰为代表春花小乔木,突出道路观赏特色。下层灌木与球类植物进行调整,地形进行平整,突出疏林草坪空间。
4个路口也将重点打扮,如高速出口与三江路节点为“芳洲迎客”,将是一个体现江南韵味、水乡特色、林水相间、花木扶疏的景观空间。世纪街节点为“夏荫绿韵”,大量运用夏花型乔木和地被植物,形成夏季相应特征的绿化。群贤路节点通过秋色叶背景林,打造“枫林韵秋”植物意境,并依托现有园路,设景观小品、休息座椅等。洋江路节点将结合现状河道,在水面上设置一座特色古桥,堆坡造景,显山露水,形成“桥影雅趣”的文化韵味。
(综合自绍兴日报、掌上绍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