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后的马山地质公园整体景观设计体系为:一带、两环、七点、四园。前两期我们介绍了“一带”、“两环”的变化,本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七点”的建设情况。
七点是景区内的七个主要景观观赏点,包括:马山石林、云龙湖、林下体验区、硅化木博物馆、接触变质带、观景平台以及地质花园。
马山石林
改建后的马山石林,就地取材将石林落石整理为花坛围石,铺设游览木纹石路及蒙古绿石路,与石林整体景致相呼应,营造自然和谐的游览氛围;周边种植造型黑松、鸡爪槭、北美海棠、美人梅等乔木类植物,金叶女贞、红叶石楠、胶东卫矛等灌木类植物,石竹、金娃娃萱草、钓钟柳等地被类植物,主广场种植蓝花鼠尾草,应季而开,灿烂无比,宛如花海。
(改建前的马山石林)
云龙湖
改建后的云龙湖,宛如一条白垩纪巨脊恐龙横卧层林,山顶蓝天白云,山底湖水蓄满,云、龙、湖三位一体,相依相衬,构画出一副秀美壮丽的山水画面。铺设蒙古绿石路,将石林的落石搭配成自然景石。栽植低矮植物以保证不遮挡观赏面,保留几棵大树作为点缀。栽植造型黑松、白皮松、丛生紫薇、五角枫等乔木类植物,金叶女贞、连翘、红叶石楠等灌木类植物,大滨菊、石竹,甘菊、粉花绣线菊等地被类植物,既烘托整体景观又营造特色赏花氛围。
(改建前的云龙湖)
林下体验区
改建后的林下体验区,设置多个特色木屋,每栋屋木搭配不同的植物,以俱乐部的形式作为景区的综合服务区域。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色系的野花组合及草本花卉,栽植丛生美国红枫、丛生朴树等特色植物,营造浪漫的林下体验氛围。
(改建前的林下体验区)
硅化木博物馆
改建后的硅化木博物馆,绿化周边环境,铺设游步道并点缀景石组合,增加休憩设施。联通外环路,提升周边景观游览乐趣。
(改建前的硅化木博物馆)
接触变质带
改建后的接触变质带,整修台阶步道,用砂石铺装广场,种植石竹、荷兰菊、翠菊、甘菊等增加观赏美感。
(改建前的接触变质带)
观景平台
改建后的观景平台,使人与自然更加亲近,置身防腐木观景台,可将马山南向美景尽收眼底。利用高差建设蓄水点,一水三用(防火、植被灌溉、观赏),水边设自然置石,搭配绿化植物,打造马山又一特色景观。
(改建前的观景平台)
地质花园
改建后的地质花园,其中玫瑰园占地面积平方米,以五彩缤纷的玫瑰花为载体,集玫瑰花种植、玫瑰文化展示、玫瑰观赏休闲于一体,徜徉在蜿蜒悠长的观赏道上,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风光,领略“人在花海中”的美丽与震撼。修建2米宽石路游览步道,并增设木栈道将地质花园和云龙湖连通。
(改建前的地质花园)
马山地质公园是即墨市委、市政府年为即墨市民办的实事之一,由即墨市城市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年4月开工,年4月30日开园纳客,同年12月1日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马山地质公园在改建过程中珍惜一木、一石,将原有景石、台阶石合理使用;碎石渣用于铺设路基,既保护环境又节约建设资金。改建成功后珍惜每一棵树、每一滴水。在炎炎夏日仍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绿意盎然、清洁凉爽的休闲之地,我们的建设者、保洁工人和养护工人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敬请每一位来到马山地质公园的游客,都能够珍惜和尊重我们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爱护马山的一草一木,节约用水,与我们携手共创马山美好和谐的游览环境。
马山地质公园欢迎您!
马山地质公园咨询、投诉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