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延长超过七天,甚至淋漓达半月始净者称“经期延长”。亦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月水不绝”,若正常行经超过半月仍淋漓不净则称“经漏”,若终月淋漓不净或经血非时而下曰久不净则为“漏下”。本病经量一般不多,若伴见量多则为经期延长伴月经过多。西医“有排卵型功血”中的“黄体萎缩不全”及“子宫内膜炎”其临床表现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早在隋《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月水不断候》即有“月水不断”的记载,指出病因乃由“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不能约制经血”所致。宋代《圣济总录?妇人血气门?月水不断》也认为“劳伤经脉,冲任既虚,不能制其气血,故令月水来而不断也。”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药,为后世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资料。《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月水不断方论》对本病病因的认识更详,谓“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
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治法主张“调养元气而病邪自去,攻其邪则元气反伤”。清《女科经论?月经门?妇人月水不断》强调本病有虚实之异:“或因冲任气虚不能约制,或劳伤气血,外邪客胞而外感有余,有佘不足当参以人之强弱考虑”,为辨别本病的虚实强调结合体质有一定参考价值。《叶天士女科证治?调经》列“经来不止,一条谓“经来十曰半月不止乃血热妄行也,当审其妇曾吃姜椒热物过度”与否,提出用清热补肾,养血调经之金狗汤治疗,这就从另一角度补充了本病病机可因血热而致。
《女科证治约旨?经候门》认为经水不断乃因“气虚血热妄行不摄”所致。《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淋漓不断》谓一名“经漏”,“经事延长”,认为本病总属于虚,系下元虚衰,失其固摄之权,有开无阖所致。预示了本病的转归“淋漓之延久即崩漏之先机”。治法主“封锁滋填,气血并补”。对本病病机、转归、治法提出了较系统的看法,但对本病总属于虚的认识则失之片面。
以上历代医家对本病病机的认识以虚为主,多由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亦有外邪客胞或血热妄行者,治法或主滋填固涩,或益气清热,为治疗本病提示了法则。 本病的发病机理多由气虚冲任失于约制或热邪扰动冲任致血不循经,或外邪客胞,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而致,临床常见有气虚、血热、血瘀等。
一、气虚素体脾弱或劳倦过度,伤脾耗气,脾虚气弱,统摄无权,冲任不能约制经血,以致经血淋漓不净。故《校注妇人良方》云;“妇人月水不断……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
二、血热又分阴虚血热和湿热蕴结。 (一)阴虚血热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或房劳多产以致阴血不足,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而致经血淋漓日久不净。故王孟英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淋漓不断”按语中指出“有因血热而不循常度者”。
(二)湿热蕴结经行产时或流产手术之际,胞室空虚,若摄生不慎,湿热之邪乘虚内侵,蕴结胞脉,扰动血海,血海不宁以致经血过期不净。
三,血瘀寒凝气滞与血搏结,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阻碍气血运行,瘀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而致经水过期不绝。 一、诊断 (一)临床表现本病以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行经时间延长超过七天,甚至淋漓半月始净为特点,经量一般不多,经色可见深红或较淡,湿热者可挟粘液伴气味臭秽。
(二)检查见崩漏。 二、鉴别诊断本病经水延期不净应与经漏、漏下、赤带鉴别。经漏指正常行经以后经量逐渐减少。淋漓不断超过半月以上,甚至达20多天。下次月经仍如期而至者。经期延长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不及经漏长。
漏下乃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甚至绵延数十日至数月不等。本病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仅是行经时间延长达七天以上始净,下次月经仍如期而至。若月经系正常按期而至,但阴道下血逾月不净,则属漏下范畴。
赤带月经期量正常,经净后阴道流出似血非血的赤色粘液,绵绵不绝。本病系经血淋漓不净。所下主要是血,湿热者虽也是血多粘液少,但与赤带不同。
经期延长与经漏、漏下、赤带鉴别简表┏━━━━━━━━┳━━━━━━━━━━━━━┳━━━━━━━━━━━━━┳━━━━━━━━━━━━━━━┓┃\、临床表现 ┃ ┃ ┃ ┃┃病名、\ ┃月经周期 ┃阴道出血持续时间 ┃血色,血质 ┃┣━━━━━━━━╋━━━━━━━━━━━━━╋━━━━━━━━━━━━━╋━━━━━━━━━━━━━━━┫┃经期延长 ┃基本正常 ┃淋漓8~1s天始净 ┃血色红或淡或乌红或有块 ┃┣━━━━━━━━╋━━━━━━━━━━━━━╋━━━━━━━━━━━━━╋━━━━━━━━━━━━━━━┫┃经漏 ┃基本正常 ┃淋漓半月以上,即16~25 ┃同上 ┃┃ ┃ ┃天左右 ┃ ┃┣━━━━━━━━╋━━━━━━━━━━━━━╋━━━━━━━━━━━━━╋━━━━━━━━━━━━━━━┫┃漏下 ┃周期紊乱.经血非时而下 ┃淋漓数十天一数月不净, ┃同上 ┃┃ ┃ ┃或正常行经后阴道出血sO ┃ ┃┃ ┃ ┃天以上不净 ┃ ┃┣━━━━━━━━╋━━━━━━━━━━━━━╋━━━━━━━━━━━━━╋━━━━━━━━━━━━━━━┫┃赤带 ┃基本正常 ┃经净后阴道排出赤色粘液 ┃以粘液为主.混杂少许血液, ┃┃ ┃ ┃ ┃色红或如败酱或臭秽 ┃┗━━━━━━━━┻━━━━━━━━━━━━━┻━━━━━━━━━━━━━┻━━━━━━━━━━━━━━━┛ 本病辨证以月经量、色,质为主,结合伴随症,舌脉综合分析。同是经期延长,如见经色淡,质清稀或有水迹,伴见脾气虚脉证属脾虚气弱;如见红色鲜红质稠,量少,伴见阴虚内热见证,舌红脉细数属阴虚内热;如经色黯如酱夹粘液,质粘稠,气秽臭伴见小腹疼痛。平时带下量多,苔黄腻厉湿热蕴结;若经色黑而有块,少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属瘀血阻滞。
治疗原则务在缩短经期,使达正常范围,以经期服药为主,故以止血为要,气虚者益气摄血,佐以温经止血;阴虚内热宜滋阴清热,安冲宁血;湿热蕴结者清利湿热佐以止血;瘀血阻滞者以通为上,活血化瘀止血,瘀去新生。血循正道自无淋漓之弊。本病易向漏下转化,如合并月经过多则易发展成崩漏。 [气虚]月经过期不净、量少、色淡,质清稀或有水迹。或见神倦嗜卧。肢软无力,或头昏眼花,心惊少寐,或纳少便溏,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缓弱或虚细。脾主中气而统摄血液,脾虚气弱,统摄无权,冲任不能约制经血以致月经淋漓,过期不净。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经色淡,质清稀。脾虚运化失职,水湿渗入故经血夹水迹。气虚阳气不布故神倦嗜卧。肢软无力。脾虚化源不足,营血衰少,血海满,溢不多故经量少。气虚血少,脑失所养则头昏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少寐,脾虚失运则纳少便溏。舌淡、脉虚缓弱均为气血虚弱之证。
[治法]健脾益气。温经止血。 [方药]可用归脾汤或举元煎加温经止血药。 『济生归脾汤』(见月经先期)加炮姜炭、艾叶,宜于经期延长、最少色淡伴见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者。方用归脾汤补气摄血、归脾统之。加炮姜炭,炒艾叶温经止血。乌贼骨固涩止血。
『举元煎』(见月经过多)加炒艾叶、炮姜炭、茜草、益母草、乌贼骨。宜用于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所致的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色淡、质清稀如水。面色咣白,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者,全方益气升阳举陷,摄血固冲。加温经止血之炒艾叶、炮姜炭及,活血止血之茜草,益母草,行中有止、推陈致新、化瘀生新。加乌贼骨固涩止血。使经期缩短。 [阴虚血热]月经淋漓过期不净,量少、色红、质稠。可见颧红、潮热或手心灼热;或咽干口燥、舌质红少津、苔少、脉细数。阴虚内热扰及冲任,血海不宁故经血淋漓过期不净。阴虚水亏故经量少,火旺故经色红,质稠。阴虚内热故潮热颧红,手心灼热。虚火灼津,津液不能、匕承则咽干口燥。舌脉亦系阴虚内热之典型证象。
[治法]滋阴清热止血 [方药]选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固经丸 『两地汤』(见月经先期)合二至丸(《医方集解。补养之剂》)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宜用于经期延长、量少,色红质稠。兼见潮热。咽干口燥者。
两地汤原治经水先期火热而不足之证,纯用补水之味、盛而火自平,此处借用治疗经期延长之阴虚内热证,达到养阴滋液,平抑虚火之目的,故亦适宜。
二至丸系滋补肝肾之剂,具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髭发之效。女贞亦名冬青子,隆冬不凋,色青黑,益肝补肾、旱莲入肾补精,益下而荣上,强阴而黑发,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视物不清,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证。此处用之增强两地汤滋阴功效,且旱莲具止血作用。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既活血止血,又固涩下焦。一收一活,达到止血不留瘀目的。如虚火盛可加黄柏清虚热。
『固经丸』(《医学入门?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黄柏白芍龟板黄芩香附樗根皮 宜用于有上述证候,兼见经色紫黑成块,腹痛者。
原治湿热下流于肾,与肾中相火相合,迫经下漏,经行不止、紫黑成块者,由于阴气不足以制胞络之火,故越其常度以致经多不止,故用芩柏清火,龟板、芍药滋阴养血;香附辛以散郁,樗皮涩以固脱。而此处用主治疗经期延长阴虚内热证。方以黄柏、黄芩清热降火止血;白芍滋阴和营;龟板滋阴潜阳;樗根皮清热止血;香附理气行滞止痛,全方清热之力强而滋阴之力弱。且苦寒过度又易化燥。如腹不痛者可去黄芩、香附。加生地、女贞、旱莲则滋阴止血之力加强。
[湿热]经血淋漓过期不净,量少,色黯如败酱,混杂粘液,气味秽臭。腰腹胀痛,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舌质正常或偏红,苔黄腻,脉濡数。经行产后或流产手术之际,胞室空虚。湿热邪毒乘虚入侵。蕴结胞脉,扰动血海,血海不宁而致经血淋漓日久不净,湿热郁遏与血相结。血行不畅故经量少,色黯如败酱,混杂粘液。气味秽臭。湿热蕴结。气机不利故腰腹胀痛。湿热下注伤及任带故平素带多色黄,臭秽。苔黄腻,脉濡数亦系温热内蕴之象。
[治法]清利湿热止血。 [方药]四妙丸或固经丸等 『四妙丸』(《成方便读。利湿之剂》)加银花藤、炒贯仲、炒地榆、茜草,益母草。适用于月经淋漓。过期八九日不止。色黯如酱,秽臭者。
黄柏苡仁苍术怀牛膝 原方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方中苍术燥湿强脾:黄柏入肝肾清下焦湿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苍术、黄柏入下焦而祛湿热;苡仁独入阳明,祛湿热而利筋络,四味合而用之,为治痿之妙药也。此处借用其清利湿热之功效以治湿热蕴结所致之经期延长,用苍术、苡仁、黄柏清利湿热。牛膝导湿热下行,银花藤、炒贯冲清热解毒。且贯仲又具止血止带之效,炒地榆清热利湿止血、茜车,益母草活血止血。
『固经丸』(见上阴虚内热型)宜于有上述证候,兼见舌红、咽干口燥者。
原适用于阴虚内热之经行不止。但因方中有黄柏、樗根皮,具清热利湿之效,因此也适用于湿热蕴结兼夹阴虚见证之经期延长。 [血瘀]月经淋漓延期不净,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瘀血内阻,滞于胞中,新血不得归经以致败血妄行致月经淋漓延期不净。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故经来量少,色黯有块,气机不利则小腹疼痛拒按,舌脉亦系瘀血内阻之象。
[治法]以通为止 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适宜于经水淋漓十余日不净,小腹痛,有血块者。
『桃红四物汤』(方见月经先期)失笑散(方见月经过多)。 原方治月经先期血多有块,色紫稠粘,乃内有瘀血,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调经养血。此处用于经期延长之血瘀证,意在收活血化瘀、调经止血之效。失笑敝原治产后恶露不行,死血腹痛,蒲黄行血止血、王灵脂散瘀止痛,皆能入厥阴而活血止痛,故治血痛如神。此处合桃红四物汤意在增强活血止血、散瘀止痛之效。合茜草、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使瘀去血循正道,经期缩短。 经期注意调摄,经行之际勿过度劳累,持重,免耗伤气血。 本病预后一般尚好,因出血虽较久。但失血不多,不会造成劳动力的丧失及影响体质。但对生活造成不便,也影响受孕。若合并经量过多对健康影响较大,并有转成崩漏之势。应予重视。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不断候》:“妇人月水不断者,由损伤经血。冲脉任脉虚损故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下为月水,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其经血,故令月水不断也。凡月水不止,而合阴阳,冷气上入藏,令人身体面目萎黄,亦令绝子不产也。”
《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月水不断方论》:“妇人月水不断,淋漓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但调养元气。而病邪自愈。若攻其邪则元气反伤矣。”
《普济方?妇人诸疾门》:“若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经血,令月水不断也。”
《妇科玉尺?月经》“经来十数日不止者。血热也。” 《女科证治约旨?经候门》“因气虚血热,妄行不摄,致成经水不断之候。”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淋漓不断,下元无固摄之权,虚象显然,……此证总是属虚。……须知淋漓之延久即是崩漏之先机。”
经期延长是月经病中以行经期过长为主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延长超过七天,甚至达半月始净,一般经量不多,但亦可伴经量过多。也可伴轻微的周期失常。病机常见气虚失固,冲任失约;或阴虚内热或湿热蕴结扰及冲任,血海不宁:或瘀血阻滞,败血妄行以致经血淋漓过期不净,如不及时治疗易转化为崩漏。临证时抓住本病的临床特点不难诊断,但应与经漏,漏下和赤带鉴别。辨证以月经色、质为主,结合伴随证、舌脉等以辨虚实。治疗重在缩短经期,宜在经期服药(止血)为主,平时按审因论治以治本。本病预后一般良好,若伴经量过多或发展成崩漏则预后较差。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高级中医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