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利津县汀罗镇铁门关遗址前关村村口东西路上,工人们正在将一排排乔木整齐地树立在道路两旁,一台台机械挖掘着泥土把路面向两边拓展。“自我们铁门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生态廊道建设以来,不仅出行方便了,而且大棚里的蔬菜销路也变多了,吸引了许多外商和自驾采摘的游客。现在天气回暖了,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两边种上树木和草坪,等疫情过后,绿树成荫,村居环境美了,自然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关村党支部书记崔星国说。铁门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生态廊道工程去年修建,全长3.4公里,东起辛河路,西至陈汀路。该生态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万元,对前关村支沟进行外移并回填种植土,共计开挖土方3.1万方,回填绿化种植土2.5万方,改造、新建构筑物3座,铺设钢筋混凝土管道米,对道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种植法桐等乔木株,种植金叶女贞等灌木平方米,铺种草坪平方米。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镇多个村庄在这条路沿线建起了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瓜果等,种植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怎样将铁门关历史文化元素与农业新六产相结合,更好的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成了该镇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设了铁门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生态廊道,连接我镇乡村旅游产业带,沿线的农田、大棚变成了风景,致力于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重头戏。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我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继续深入发掘铁门关文化,结合本地绿色生态资源进行生态工程建设,通过争创省级美丽村居打响乡村旅游品牌、释放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汀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红星说。惊蛰已过,春意渐浓。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和植树造林“两不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汀罗镇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稳步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群众满意度。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陈建成通讯员郭颖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