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浐灞生态区用心用情精准扶贫工作侧

今日,《西安日报》以“扶贫扶到心坎儿上——浐灞生态区用心用情精准扶贫工作侧记”为题对浐灞生态区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报道。

自6月下旬以来,浐灞生态区扶贫送水车来往穿梭在灞临公路及周边缺水村组,为任湾村、茨林村、房岩村、壕栗村群众送去清凉的自来水,得到群众的赞誉。

“赶紧接水去,浐灞的送水车来了!”7月11日,烈日炎炎,一大早就热浪逼人,随着临潼区仁宗街道任湾村杨老汉的一声呼喊,任湾村的村民纷纷提着水桶出来打水。“这么热的天,要不是有浐灞扶贫来送水,日子可怎么过?!现在政府的扶贫措施真是扶在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给咱们确实解决了大难题!”杨老汉告诉记者。

原来,因为天气炎热,尤其是近期干旱少雨,临潼区山区村组地表河流水量锐减,有些出现断流,地下水位不同程度降低,仁宗街道个别村组特别是任湾村和茨林村群众出现“吃水难”问题。自6月下旬以来,浐灞生态区扶贫送水车就来往穿梭在灞临公路及周边缺水村组,为任湾村、茨林村、房岩村、壕栗村群众送去清凉的自来水。“组织送水车只是临时措施,目前,由浐灞生态区出资,仁宗街办实施的张沟水库清淤治理工程,已完成清淤和三级净化池主体施工。项目投入运行后将有效改善任湾村和茨林村人畜饮水问题,大家就再也不用为吃水犯难了!”浐灞生态区的驻村扶贫干部告诉记者。

这只是浐灞生态区驻村扶贫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今年以来,浐灞生态区进一步加强扶贫力量,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产业扶持,用心、用情精准帮扶,以高标准的工作水准和高效的工作能力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系统思维全局思考增强脱贫信心

今年以来,浐灞生态区根据帮扶村由6个调整为15个的实际情况,挑选精兵强将进一步加强扶贫力量,摸清对口帮扶的15个村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并配合街办绘制了帮扶村的民情大数据地图。派驻临潼区驻村帮扶人员32名,与街办、村组干部共同组建驻村联户工作队15个,派出联户帮扶干部多名,点对点帮扶贫困家庭。一些联户干部纷纷帮贫困户捐款捐物、联系治病、帮助贫困户收夏、购买牲畜、销售农产品,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为他们脱贫鼓劲加油。

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现场查看帮扶明白卡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浐灞生态区坚持以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政治任务不动摇。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管委会主任门轩以及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扶贫一线,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情况、贫困原因以及实际困难,并与驻村帮扶干部一起制定帮扶措施,为贫困户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与帮扶群众交谈,了解困难群众家庭情况、贫困原因以及实际困难

“脱贫帮扶工作是当前头号重点工作,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工作人要有清醒的认识,拿出高标准的工作水准和高效的工作能力,争当全市脱贫攻坚战排头兵”。7月8日,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到临潼区仁宗街办检查脱贫帮扶工作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要系统思维,整体思考,每一条帮扶措施都要同步规划和考虑将来如何见效的具体环节。二是快速见效,要长计划、短安排,扶贫首先要扶志,通过工作细节增强帮扶对象的脱贫信心,为自己的家庭奋斗起来。三是在要求细节、精准上下功夫。底子要清,措施要精准,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员要吃透政策、明确目标,把每一户的基本情况都要弄清,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时限,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实效做好脱贫帮扶工作。

完善设施产业扶持夯实致富基础

在浐灞生态区的资金支持下,仁宗街办已经启动原有6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陈刘村于6月初完成道路硬化,实现全村主干道硬化的贯通。黄湾村投资约65万元完成了米道路硬化工程,建成30方蓄水池1座。任湾村、茨林村着力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投资30万元开展张沟水库清淤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清淤、坝体建设和净化池施工。刘坡村完成了1.88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米输水管道和2个50立方米蓄水池修建工作,并修建4个垃圾台,2个垃圾填埋坑,优化村民生活环境。

联系爱心企业,为骆岭村贫困户捐赠羊,发展养殖业

为帮助扶贫对象彻底脱贫,浐灞生态区结合当地特色,积极寻找商机,拓展产业扶贫渠道。根据市场行情和群众种植意愿,浐灞生态区先后捐赠70多亩花椒苗和多亩桃树苗,并开展文玩核桃市场调查,带领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捐助资金为村民试点文玩核桃嫁接。为刘坡村购买幼鸡0只,并积极做大做强村合作社,与西安新科玫瑰专业合作社多次交流沟通,共商村内发展玫瑰种植特色产业,该产业已作为刘坡村拟发展的主导产业。邀请天马光伏陕西分公司到南坡村、穆寨村现场调研考察光伏发电入村户项目,并与村委会达成合作意向。通过统筹协调社会各方资金万元,帮助仁宗村建成近万平方米的人祖庙游客服务中心,还开起了“7中国骊山人祖庙首届精准扶贫帐篷节”,在盛夏里为群众送去清凉。

村容村貌得以优化,产业发展有了希望,浐灞生态区用“接地气、有高度、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和策略持续扶贫,帮助扶贫对象自强自立,为脱贫致富夯实基础。

用心用情精准排忧建设美丽乡村

“要带动一个地方富裕,整村扶贫是一个大目标,围绕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党建,美丽人家,美丽乡风要求,建设繁荣富裕美丽的乡村。”杨六齐要求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要以浐灞建设现代化团队铁军的形象,以用心、贴心、暖心的人文情怀,帮助贫困村奔小康。

真情扶贫,重在“精准”,胜在“细节”。浐灞生态区从小处着手,从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一个个“小问题”做起,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留守儿童捐赠校服

今年4月,仁宗、黄湾、任湾、陈刘四村驻村工作队联合发起为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腹地仁宗小学名留守儿童捐赠校服活动,共募集爱心款项元,为临潼区仁宗小学名留守儿童购买赠送夏秋装校服;针对大银杏成熟快,储存期短,山区难销售的问题,任湾村驻村工作队四处找企业找食堂找市场积极推销,帮助销售大银杏斤;为了更稳定更有效的解决养鸡户的销路问题,陈刘村协调西安国华餐饮与村委会签订了定期采购合同;驻村工作队还联系医疗机构到任湾村免费为老年人做体检,为村里购置文体设施,组建锣鼓队,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为解决临潼区贫困山区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浐灞生态区邀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乐网、陕西邮政电商分销局、西安邮政电商局、临潼区邮政局等单位,对接临潼山区街办开展精准扶贫活动。

为提高生活品质,浐灞生态区将“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春季投入30万元,启动了“植树增绿,万棵花木进乡村”活动,为仁宗街道仁宗村、任湾村、黄湾村、茨林村、陈刘村、刘坡村共户赠送白玉兰、樱花、紫薇等乔木约1万株。完成仁宗村和坪组生态苗圃建设,种植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瓜子黄洋等灌木约38万株。

(信息来源:7月13日《西安日报》首席记者陈黎)

大家都在看

◆文明一夏!走,跟着河长去巡河~

◆脱贫攻坚蹲点记

74岁的刘大爷第一次用上洗衣机

◆脱贫攻坚蹲点记

一笔一划总关情一副眼镜送真心

◆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浐灞生态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热浪来袭!请对野泳说“NO”!拒绝所有不文明现象!

◆三大通信运营商、四家大数据企业签约入驻大数据小镇合力打造大数据生态圈

◆斑马线上有风景文明交通浐灞与你同行!

往期文章精选

更多精彩资讯请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shikafeif.com/jzjz/1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