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热土坐落在白龙江畔
古栈道上走来秀女俊男
勤劳的儿女,富饶的期盼
托付给一枚枚,心形的橄榄
橄榄梦
梦
橄榄
在白龙江上游的武都区
成片的油橄榄树
集天地灵气,受雨露浸染
绿油油的橄榄,遍布家园
一幅幅愿景,铺展在山水间
作为一个地道的陇南人,你吃过橄榄油、品过橄榄茶、玩过橄榄果,甚至用过橄榄洗发水、抹过橄榄润肤露……可你是否真正了解油橄榄?可曾知道油橄榄在陇南扎根的前世今生?今天就让小陇讲给你听~
地中海文明的代表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东岸的新月地带,现在主要的产区依然是地中海沿岸和其他具有地中海气候的地区,地中海东岸有些橄榄树,已经生长了上千年,依然每年能产油橄榄。
▲克罗地亚的一棵岁的橄榄树。图片:wikimedia 央视网消息:8月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带着助推陇南脱贫的重要产业——油橄榄产业的新产品到北京推介。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表示,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造就了陇南一大新兴特色农林产业,还为陇南脱贫攻坚开辟了一条全新高效的脱贫途径,惠及40个乡镇、40多万群众,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陇南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里一度以种植苞谷、玉米、小麦、花椒等农作物为主,由于种植方式粗放,农民收入极其有限。20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陇南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与陇南所处的北纬33度同纬度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生长的油橄榄,以其古老的神话传说与独特的经济价值为人惊羡。油橄榄压榨的橄榄油是国际公认的健康食用油。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符合年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推荐的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 94年油橄榄被首次引进中国,年国际油橄榄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首次标注上了中国,到20年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经过40多年的艰辛努力,油橄榄终于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推介会现场,橄榄油、橄榄茶、橄榄护肤品……油橄榄被加工成多种产品展现。而橄榄油在国际行业标准中也得到了肯定,年上半年,陇南市祥宇公司的特级初榨橄榄油获纽约国际橄榄油大赛上的金奖;年上半年,陇南田园油橄榄公司的橄榄油获得马里奥·索利纳斯金奖。 当地的企业对油橄榄还有更多的期许。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兰援引油橄榄专家的话说,油橄榄犹如一座宝库,而人们对它得价值的开发仅有十分之一。 七年前,该公司通过在橄榄叶中分离、提炼出47种化合物,其中有两种新化合物为全球首次发现。这两种新化合物中的一种能够显著降血脂并调节胰岛素分泌。如今,这种新化合物被制作成了油橄榄糖果压片,并实现量产。 产业的发展带动着农户增收。陇南有0%以上的橄榄园通过流转,由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实现了规模经营;共建成亩以上示范点25个,近三年全市新发展油橄榄22.9万亩。 陇南还成立专门的油橄榄研究机构,筛选出油橄榄良种。连续两年扎实开展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活动,年鲜果产量.55万吨,年达到2.59万吨,增幅达到7%。 截至年,陇南市油橄榄面积达0万亩,占全国的48%;年产油橄榄鲜果3.8万吨,占全国的8%;年产初榨油吨,占全国的85%,综合产值达8.2亿元。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陇南市有近百万人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荣获了“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 同时,油橄榄也让陇南的白龙江、白水江两岸披上绿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陇上江南”的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经济日报
向上滑动阅览
提到油橄榄,很多人马上想到地中海沿岸。的确,作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油橄榄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94年,油橄榄由周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我国。甘肃省陇南市境内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海拔米以下低山河谷地带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与适合油橄榄种植的地中海气候区极为相似,是中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
然而,气候和土壤虽优越,可是怎样让洋树种在贫困地区扎下根?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陇南市,在20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油橄榄成为陇南脱贫特色产业扎根在这里经历过不少艰难曲折。
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乡稻畦村茹兴山感慨地说:“刚开始听政府的号召种植油橄榄,村里的人问我好好的小麦和土豆为啥不种了,都怀疑我种地种傻了,可我相信政府派来的技术员,将自家的0多亩地全部栽植成油橄榄,终于卖出了比小麦和土豆高很多的价钱。现在外纳乡稻畦村联合社共种植橄榄树2万亩,还有公司收购,可以在家门口赚钱。”
油橄榄不用打农药,而且采摘也比较省力。种粮食需要浇水、锄草、打农药,全家一年四季都绑在山上,现在种植油橄榄,两三个人打理就足够了,这也确实解放了当地不少家庭的劳动力。
陇南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在退耕还林地里发展油橄榄试验田。在亩高标准国有示范园、3.5万亩大户私有橄榄园、39.29万亩的整流域开发、连片栽植橄榄园相继建成后,当地百姓看到了油橄榄带来的成效,开始主动在自家地里种植油橄榄树。截至目前,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0万亩,3县区的45个乡镇个村4.8万户2万人种植油橄榄,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年橄榄油鲜果产量达到0吨,橄榄油产量达到吨,综合产值达到8.2亿元。油橄榄主产区的59个贫困村.0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
武都区在大力发展基地的同时,配套建成了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5家8条生产线,日加工能力吨。目前,武都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橄榄之乡”。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陇南市市油橄榄产业稳步发展。
“现在,油橄榄这个舶来品已经在甘肃陇南生根发芽,并且逐步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橄榄枝上结出了致富果。”8月日,在京举行的甘肃?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推介会上,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信心满怀地说。
在推介会现场,记者发现,油橄榄产品一应俱全。既有油橄榄鲜果,还有橄榄油等产品。连外国友人也作出高度评价。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说:“我认为中国陇南的橄榄油属于轻度到中度口味,青草香味较浓,在该类别中属于高品质的橄榄油,非常适合亚洲人的味觉习惯。”
图为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推介会产品现场。经济日报记者崔国强摄
陇南市的好政策对产业发展功不可没。近年来,陇南市制定出台了《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定》和《油橄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整合发改、扶贫、林业、水利、交通等各类涉农资金,每年安排万元资金,倾斜支持油橄榄产业发展。同时,陇南市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工作机构,专抓引种育苗、规划建园、栽培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
由于陇南市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生态脆弱,是我国四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据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陇南市累计在白龙江、白水江二级阶地和泥石流沟道冲积扇上种植油橄榄0万亩,让白龙江、白水江两岸披上了绿装,不仅对人居环境美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实实在在控制了泥石流。“种植油橄榄的生态价值分明凸显,成为了陇南市生态安全的屏障,免除了大家致富的道路上的担心。”孙雪涛如是说。
孙雪涛表示,陇南市未来将打造油橄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网络,深入挖掘油橄榄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使油橄榄产业发展进一步助推百姓脱贫致富。
中国网
向上滑动阅览
甘肃陇南:“致富油”帮助4.5万农户增收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记者孔令瑶)8月日,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推介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商务厅、省政府新闻办协办。
甘肃省陇南市是中国油橄榄发展的最佳适生区之一,发展油橄榄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陇南市充分挖掘油橄榄产业“独一份、特中特”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适生区依靠油橄榄产业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致辞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甘肃陇南充分发挥独特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目前已建成油橄榄基地0万亩,年产油橄榄鲜果3.8万吨,油橄榄产业综合产值达8.2亿元,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造就了陇南一大新兴、高效的脱贫捷径,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在会上指出,陇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油橄榄是陇南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近年来,陇南不断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积极搭建油橄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网络,陇南油橄榄产业驶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陇南已成为全国排第一、国际有影响的油橄榄产业基地。
目前,陇南市油橄榄种植区域涉及武都、文县、宕昌、康县四个县区42个乡镇、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3.44万人。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已帮助4.5万户农户增收,主产区4.4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年陇南市油橄榄产量将达4.5万吨。此外,还搭建了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年油橄榄电商总销售额达.5亿元。通过油橄榄产业助推,适生区贫困人口减少到20年的户、人,贫困发生率由年0.4%下降到年5.7%;年油橄榄适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长7%,产业贡献值平均达到2元。
光明日报
向上滑动阅览
看橄榄油怎样成为“致富油”
本报北京8月日电(记者李晓)原产于地中海的“舶来品”油橄榄为何在甘肃陇南“扎根落户”?橄榄油怎么成为“致富油”,让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记者在8月日在京举办的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脱贫推介会上找到了答案。
素有“中国油橄榄之乡”之称的甘肃省陇南市,因其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和产业优势,成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被列入国际油橄榄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之中。“94年,我国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油橄榄,得益于与地中海相似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陇南市于年首次试种油橄榄。”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介绍,如今凭借“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东风,陇南抓住契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陇南市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陇南市以发展电子商务为抓手,突破农产品销售不畅的瓶颈,同时推进油橄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带动农民就业,助力农民增收。
推介会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梅方权、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就如何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开拓消费市场提出了具体建议。
本次推介会由甘肃省政府主办,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政府承办。
中国日报
向上滑动阅览
脱贫攻坚陇南打造“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日报8月日电(记者程思)8月日,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推介会在京举行,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等领导出席。
陇南市位于甘肃东南部,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致辞中指出,94年,油橄榄由周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我国。陇南境内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海拔米以下低山河谷地带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与适合油橄榄种植的地中海气候区极为相似,是中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
近年来,陇南市把油橄榄等特色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按照“尊重规律、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健全市场、壮大龙头、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把油橄榄产业作为全区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0万亩,3县区的45个乡镇个村4.8万户2万人种植油橄榄,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年鲜果产量达到0吨,橄榄油产量达到吨,综合产值达到8.2亿元。油橄榄主产区的59个贫困村.0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
在企业的带动下,陇南市油橄榄产业稳步发展。武都区在大力发展基地的同时,配套建成了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5家8条生产线,日加工能力吨。目前,武都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橄榄之乡”。年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橄榄油在国际油橄榄理事会橄榄油官方评比中荣获一等奖——马里奥?索利纳斯奖,陇南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以色列获得最高荣誉金奖。
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对陇南橄榄油做出高度评价:“我认为中国的橄榄油属于轻度到中度口味,青草香味较浓,在该类别中属于高品质的橄榄油,非常适合亚洲人的味觉习惯。”
与此同时,油橄榄的种植成为了陇南生态安全的屏障。陇南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生态脆弱,是我国四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多年来,陇南市累计在白龙江、白水江二级阶地和泥石流沟道冲积扇上种植油橄榄0万亩,让白龙江、白水江两岸披上了绿装,不仅对人居环境美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发挥出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中国青年报
向上滑动阅览
“洋媳妇”造福40万群众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成脱贫攻坚主打产业
中青在线北京8月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敏)“全市现有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0万亩,年产值8.2亿元;油橄榄加工厂家,拥有意大利、德国等世界先进水平的初榨油生产线2条,形成了日处理油橄榄鲜果吨的生产能力。”在8月日召开的“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上,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介绍,经过40多年栽培生产,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为陇南脱贫攻坚开辟了全新高效的脱贫途径,惠及了40个乡镇、40多万群众。
上世纪70年代,油橄榄这个“洋媳妇”漂洋过海嫁到了陇南,并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位处北纬33度的陇南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陇南市的油橄榄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被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列入《世界油橄榄分布图》,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油橄榄之乡”。
据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介绍,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8届马里奥·索利纳斯奖(MarioSolinasAward)橄榄油感官评比大赛上,首次参加该比赛的中国橄榄油荣获熟果味一等奖,参赛橄榄油就产自甘肃陇南,成为首次获得这一国际橄榄油感官评比大赛最高奖项的中国产橄榄油,“这些奖项说明,中国不只是亚洲的油橄榄适宜区,而且能生产出与世界同类橄榄油相比高品质的橄榄油。”
高品质的油橄榄也同为陇南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近年来,陇南编制了油橄榄产业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办法。设立专项基金,强化金融支撑;将橄榄园纳入林改确权颁证;通过经合组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引进、培育良种,建成中国品种最多的油橄榄种质资源基因库;参与制定国家油橄榄技术标准,全方位推进三品一标认证。
孙雪涛说,陇南市还深入挖掘油橄榄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积极推进油橄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在紧邻陇南市区和武都万象洞4A级景区的地方准备规划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橄榄小镇”,目前已向全国公开招商,“可以说,伴随着新时代步伐,陇南油橄榄承载着陇南几代人的希望与梦想,进入了“破茧化蝶”的关键阶段,孕育着无限广阔的前景。”
中国新闻网
向上滑动阅览
油橄榄产业助力中国甘肃陇南贫困人口三年减半
中新社北京8月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甘肃省委有关负责人日在北京表示,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陇南脱贫攻坚开辟了一条全新高效的脱贫途径。3年来通过油橄榄产业助推,当地适生区贫困人口减少到20年的.8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日在北京举行的“北京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脱贫推介会”上说,甘肃陇南充分发挥独特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造就了陇南一大新兴特色农林产业,还为陇南脱贫攻坚开辟了一条全新高效的脱贫途径,惠及40个乡镇、40多万民众,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陇南油橄榄产业开发助推了当地民众的精准脱贫。陇南油橄榄涉及武都、文县、宕昌、康县四个县区42个乡镇、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3.44万人。3年来通过油橄榄产业助推,适生区贫困人口减少到20年的户、.8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0.4%下降到5.7%;油橄榄适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甘肃省人民政府日在北京举办“北京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旨在扩大市场影响力,充分发挥油橄榄产业优势,带动贫困民众增收,助推脱贫攻坚进程。
甘肃省陇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中国油橄榄发展的最佳适生区之一。截至目前,甘肃陇南已发展油橄榄基地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7.%;年产油橄榄鲜果3.8万吨,占全国4.7万吨的80%;年产初榨油吨,占全国总量的85.4%;综合产值达8.2亿元人民币,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
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梅方权提出,陇南油橄榄全产业链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当前需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在优化油橄榄种植业的同时,加快油橄榄加工业和多样化加工产品的拓展和提升,加快橄榄油等多种产品的市场开拓。(完)
新京报
向上滑动阅览
甘肃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帮助4.5万农户增收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黄哲程)今天(8月日)上午,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据悉,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已帮助4.5万户农户增收,主产区4.4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年陇南市油橄榄产量将达4.5万吨。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油橄榄产业是陇南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目前,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0万亩。年,陇南市油橄榄鲜果产量达到3.8万吨,橄榄油产量达到吨,综合产值约8.2亿元。
大公报
向上滑动阅览
甘肃陇南推介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建内地唯一“橄榄小镇”全国招商 大公网8月7日讯(记者江鑫娴)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日在北京举行。据悉,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已帮助4.5万户农户增收,主产区4.4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年该市油橄榄产量将达4.5万吨。另据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该市规划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橄榄小镇”,目前已向全国公开招商。据介绍,油橄榄产业是陇南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截至年底,陇南市已有4.5万农户、2万余人参与到油橄榄种植中,每户每年增收超过元。油橄榄主产区59个贫困村的4.42万贫困人口,已经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脱贫。目前,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0万亩。年,陇南市橄榄油产量达到吨,综合产值约8.2亿元。
孙雪涛表示,陇南市将在紧邻陇南市区和武都万象洞4A级景区的地方规划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橄榄小镇”,目前已向全国公开招商。
根据规划,“橄榄小镇”总投资估算为40-5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万人次以上,实现综合收入3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并正式营运2年内,力争将橄榄小镇打造为风貌独特、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管理规范、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和谐美丽的城市综合体,内地独一的油橄榄文化、地中海风情小镇,环九寨沟5A级旅游大景区。
此次推介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承办。
凤凰网
向上滑动阅览
舶来品油橄榄漂洋过海落户陇南成脱贫法宝国际在线消息(记者贾雪静)8月日,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介绍称,“油橄榄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94年周恩来总理把油橄榄树种从阿尔巴尼亚引入到了我国。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由于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成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陇南地处长江上游,是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而油橄榄正成为了甘肃、陇南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
油橄榄青睐陇南这一片土地,同时也造福了这一方百姓。不仅给百姓带来了经济收入,同时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作用,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陇南全市9县区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油橄榄这个“洋媳妇”漂洋过海嫁到了陇南,并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成为陇南众多特色产业中的“名门望族”,惠及40个乡镇40多万贫困群众。陇南近些年来不断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积极搭建油橄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网络,另外深入挖掘油橄榄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正在规划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橄榄小镇。”
据了解,陇南目前已建成油橄榄基地0万亩,年产油橄榄鲜果2.万吨;拥有多条世界先进水平的初榨油生产线,年产初榨油多吨;研发油橄榄系列产品80多种,油橄榄产业综合产值达8.2亿元,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
会上,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对陇南油橄榄给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陇南的橄榄油青草香味较浓,属于高品质的橄榄油,非常适合亚洲人的味觉习惯。同时他建议中国积极加入油橄榄理事会,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橄榄油品油室、培训组建中国的品油师团队。
中国艺术报
新产经杂志社
向上滑动阅览
甘肃陇南:全力打造“中国橄榄油之乡”文/《新产经》董振英
陇南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全市9县区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性相对贫困与区域性绝对贫困并存。20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居全省第一,是甘肃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然而,近年来,陇南市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积极推动产业脱贫。截至目前,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0万亩,3县区的45个乡镇个村4.8万户2万人种植油橄榄,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年鲜果产量达到0吨,橄榄油产量达到吨,综合产值达到8.2亿元。油橄榄主产区的59个贫困村.0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
8月日,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推介会成功举行,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等领导出席。记者从会上获悉,油橄榄成陇南脱贫支柱产业,今后,陇南还将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全力打造“中国油橄榄之乡”。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在推介会致辞中指出,94年,油橄榄由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我国,年,陇南市首次试种油橄榄获得成功。近年来,陇南的油橄榄产业飞速发展,种植面积达0万亩,产业综合产值已达8.2亿元,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油橄榄不仅造就了陇南一大新兴特色农林产业,还为陇南脱贫攻坚开辟了一条全新高效的脱贫途径,也让白龙江、白水江两岸披上绿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据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陇南油橄榄种植涉及武都、文县、宕昌、康县四个县区42个乡镇、个行政村、40万人口,目前,油橄榄主产区的59个贫困村的.0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可以说,油橄榄已成为陇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梅方权认为,陇南发展油橄榄产业的生动实践,为发展陇南经济展开来一条广阔的前景,今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发挥区域优势,重点推进油橄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增加农民收入,深化扶贫和脱贫的进程。
近年来,陇南市把油橄榄等特色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按照“尊重规律、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健全市场、壮大龙头、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把油橄榄产业作为全区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陇南共有油橄榄加工厂家,拥有意大利、德国等世界先进水平的初榨油生产线2条,形成了日处理油橄榄鲜果吨的生产能力。以特级初榨食用油为主,陇南还研发出餐用橄榄果、保健软胶囊、化妆用品、橄榄酒等0大类、80多种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此外,陇南目前正在积极搭建油橄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网络;深入挖掘油橄榄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推进油橄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在紧邻陇南市区和武都万象洞4A级景区的地方准备规划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橄榄小镇”;同时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陇南正在组建国家油橄榄工程技术、种质资源、技术服务和产品集散四大中心,全力推进油橄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农业新闻网
向上滑动阅览
油橄榄成脱贫支柱产业已助力4.42万贫困人口脱贫
甘肃陇南:全力打造“中国橄榄油之乡”
本网讯(记者吴佩)你知道中国最好的橄榄油产在哪里吗?答案是甘肃省陇南市。8月日,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等出席推介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油橄榄成陇南脱贫支柱产业,已助力4.42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后,陇南还将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全力打造“中国油橄榄之乡”。
陇南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市9县区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性相对贫困与区域性绝对贫困并存,条件性贫困与素质性贫困交织。20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居全省第一,是甘肃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孙伟在致辞中指出,94年,油橄榄由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我国,年,陇南市首次试种油橄榄获得成功。近年来,陇南的油橄榄产业飞速发展,种植面积达0万亩,产业综合产值已达8.2亿元,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油橄榄不仅造就了陇南一大新兴特色农林产业,还为陇南脱贫攻坚开辟了一条全新高效的脱贫途径,也让白龙江、白水江两岸披上绿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据孙雪涛介绍,陇南油橄榄种植涉及武都、文县、宕昌、康县四个县区42个乡镇、个行政村、40万人口,目前,油橄榄主产区的59个贫困村的.0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可以说,油橄榄已成为陇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陇南共有油橄榄加工厂家,拥有意大利、德国等世界先进水平的初榨油生产线2条,形成了日处理油橄榄鲜果吨的生产能力。以特级初榨食用油为主,陇南还研发出餐用橄榄果、保健软胶囊、化妆用品、橄榄酒等0大类、80多种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梅方权认为,陇南发展油橄榄产业的生动实践,为发展陇南经济展开来一条广阔的前景,今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发挥区域优势,重点推进油橄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增加农民收入,深化扶贫和脱贫的进程。
据悉,目前陇南正在积极搭建油橄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网络;深入挖掘油橄榄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推进油橄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在紧邻陇南市区和武都万象洞4A级景区的地方准备规划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橄榄小镇”;同时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陇南正在组建国家油橄榄工程技术、种质资源、技术服务和产品集散四大中心,全力推进油橄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华人报
向上滑动阅览
民主与法制网
向上滑动阅览
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记者张驰)8月日,“中国梦·橄榄情”北京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孝汉,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洪天云,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杨柳等出席会议。
8月日,北京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张驰摄
孙伟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甘肃、为陇南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创造了美好发展前景。近年来,陇南充分发挥独特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目前,油橄榄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被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列入《世界油橄榄分布图》,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油橄榄之乡”。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造就了陇南一大新兴特色农林产业,还为陇南脱贫攻坚开辟了一条全新高效的脱贫途径,惠及40多万贫困群众。如今,品质优良的陇南油橄榄,已成为甘肃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交流合作的纯洁天使。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油橄榄是陇南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上世纪70年代,油橄榄这个“洋媳妇”漂洋过海嫁到了陇南,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成为陇南众多特色产业中的“名门望族”。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陇南不断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积极搭建油橄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网络,陇南油橄榄驶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陇南已成为全国排第一、国际有影响的油橄榄产业基地。同时,陇南深入挖掘油橄榄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积极推进油橄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在紧邻市区和武都万象洞4A级景区的地方准备规划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橄榄小镇”,目前已向全国公开招商。可以说,伴随着新时代步伐,陇南油橄榄承载着陇南几代人的希望与梦想,进入了“破茧化蝶”的关键阶段,孕育着无限广阔的前景。
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索里亚诺对陇南油橄榄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建议中国积极加入油橄榄理事会,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橄榄油品油室、培训组建中国的品油师团队。
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梅方权认为,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今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发挥区域优势,重点推进油橄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增加农民收入,深化扶贫和脱贫进程。
据了解,目前陇南油橄榄种植面积达0万亩,产业综合产值已达8.2亿元;共有油橄榄加工厂家,拥有意大利、德国等世界先进水平的初榨油生产线2条,形成了日处理油橄榄鲜果吨的生产能力。以特级初榨食用油为主,陇南还研发出餐用橄榄果、保健软胶囊、化妆用品、橄榄酒等0大类、80多种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此次推荐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发改委、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协办,北京市、甘肃省、陇南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国际油橄榄理事会评委、专家出席。
相关链接
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品推介会在京召开
神奇的“液体黄金”——陇南橄榄油
中国油橄榄看陇南——地中海特产长成陇南致富树
梦里的橄榄在远方,远方的橄榄在陇南
中经社发布《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报告》,快看看报告怎么说~
大腕齐聚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国际论坛,“把脉”陇南油橄榄发展
陇南No.!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今日成立
(部分来源于陇南武都发布)
监制:尚学英责编:马智泉
编辑:袁媛远校审:张卓宁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