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省会城市前列

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

“闻得到书香,记得住乡愁。”

这是昆明官渡区

云上乡愁书院的真实写照

书院为附近居民搭建了读书的平台

融诵读、讲座活动为一体

零距离服务群众文化生活

倡导人们放下手机、回归书海

畅享轻松惬意的品读时光

而这仅仅是昆明打造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一个缩影

近日,昆明市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昆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成绩的背后是昆明市勇于创新,弥补文化民生短板,提升春城公共文化服务底蕴,以文化凝聚力量、用文化引领发展的生动实践。

昆明在创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方面

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一起来看

↓↓↓

昆明在全国首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

真金白银的投入示范区创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是重大民生工程、惠民工程,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昆明市一方面及时足额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拨付的创建补助经费,另一方面落实市级创建配套资金。年、年,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投入分别为万元、万元,分别同比增长8.10%、10.87%;年上半年投入万元,比年上半年增加万元,增长6.63%。年,全市人均公共文化投入资金达到.6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年起在全国首创的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项目,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从年的人均12元,提升至年14元,年17元和年的20元,年均增长21.42%。

庭院滇韵实验剧《钱南园》在马家大院上演。马家大院是昆明市区内现存保护最完整的白族民居经典建筑,也是昆明著名的庭院剧场,建筑艺术与舞台艺术的完美融合让马家大院的演出场场爆满。

经过两年的创建,昆明市文化公共设施水平、人均文化事业经费、基本公共文化供给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各项重大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创建规划完成率%。对照验收的8大类31项51个指标,昆明市达标率%,优秀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昆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建成覆盖全市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建成布局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昆明市按照集中建设一批、资源整合一批的工作模式,先后集中实施了6个县级馆、5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新建(改扩建),实现了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昆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全市总藏书量.18万册,人均藏书量0.89册。全市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实现站舍面积达标,功能齐全,管理人员配备到位。全市人均20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投入乡、村两级比例超过80%,做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设施、有人员、有经费。

昆明春城小学的校园水滴图书馆里,孩子们正在愉快地阅读,让文化的气息浸润金色童年。杨峥摄

下沉优质资源夯实提升基层文化设施水平。昆明市图书馆积极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开展图书馆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四进”服务,建设各类图书馆分馆19个,流通点26个。紧跟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自助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24小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首批建成主城区2个24小时城市书房,在盘龙区投放12组24小时智能书柜,点亮城市文明之光、实现公共阅读、图书借阅服务的“不打烊”。

推行市县乡村四级“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30余个县区群文活动惠及余万观众

高标准做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对外开放。对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识标牌、开放时长、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全力做好工作日的错时开放和节假日文化服务的正常供给。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免费对外开放并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共接待读者万人次,图书流通万册,人均到馆0.63次,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0.72次,人均年新增图书0.09册。全市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每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超过场。

昆明海鸥文化节已成为昆明著名的文化品牌,图为文化节期间的文艺演出。陈飞摄

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惠民力度。按照“每月一精品,每县一品牌、每乡一特色、每村一亮点”要求,持续办好全市“春城文化节”,并积极培育形成五华区海鸥文化节、盘龙区盘江艺术节、石林县密枝节等30余个县区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超过10场,惠及观众超过万人次。

同时,农民工文化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老年人“夕阳学堂”、盲人阅读服务、青少年寒暑假文化辅导培训等一大批个性化服务项目保障了进城务工者、农村留守人员、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需求。

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是东川重要的文化旅游名片,受到国内外参赛选手和游客的青睐。依靠这一比赛,当地很多群众吃上了“文化旅游饭”,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李秋明摄

加大文化资源倾斜助力脱贫攻坚。市级每年分别按70%、80%比例承担贫困县区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文化供给专项资金,每年为贫困县区聘请12名文化志愿者到农村中小学、乡村少年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区创建期间,市县两级累计创作文艺扶贫作品件,开展惠演场,助力东川、寻甸、禄劝三个贫困县区顺利脱贫摘帽。

目前,昆明市已经有文化小广场、有声图书馆、乡愁书院、公共文旅服务空间等丰富类别的文化服务,图为汤池街道的有声图书馆。供图

在全省率先推行文化“点餐”模式精准化实施服务供给。制定出台《昆明市群众文化需求反馈制度》,推行市—县—乡—村四级“菜单式”和“订单式”文化服务,形成了社区文化沟通协会零距离服务、喜马拉雅公共文化服务—有声图书馆、基层文化传播新方式—“流动书包”“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充满家园”亲子阅读打卡活动等一大批个性化服务品牌。

昆明建成西部领先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加大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

建设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投资余万元实施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和数字化建设。建成全省首个西部领先的覆盖14个县区文化馆、个乡镇(街道)文化站的昆明市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首次将全市农家书屋藏书编入全市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实现了县域范围内图书借阅的通借通还。

昆明市图书馆通过技术手段将图书数字化,让阅读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更好地服务群众。截图

扩大数字文化资源储备。先后建设了昆明市数字文化地图、非遗数据库、馆藏文物数据库、民俗节庆资源数据库等一大批数字文化资源,较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自有数字资源.81TB,市图书馆数字资源达到58TB,14个县(市)区公共图书馆馆均达4.6TB。

“古韵官渡”抖音账号在展示官渡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进行文明旅游的宣传。截图

加大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依托各级各类数字文化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envzhena.com/jzhy/9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