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说草木之五流苏有念2

中国花道禅花门上海籍老师陶建华先生作品。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夜宿怀柔遇流苏即怀

杨卓

麦穗沉沉车马驱,苍风阵阵溢流苏。

山岚浅淡清欢在,暖月横空百念无。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记忆中的初夏故里,总有那么几株高大夺目的记忆,华盖似雪的身姿,或矗立在田垄之上,或掩映在翘脊之旁,亦或静谧在村街麦场,相同之处则是那不时荡出来的丝丝清柔,足以令路人驻足凝神,深吸一口这和在麦茬、炊烟之间的乡村味道。

这似雪的花,属于着生在侧枝顶端的圆锥花序,就是流苏树的花呢。到了秋天的九十月份,化成了珠珠蓝黑色的梦幻,椭圆形的核果里常常包裹着一枚种子。近革质的叶子是单叶对生,显得有些光亮,常是全缘的椭圆形,或长圆形。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仔细观察雌雄异株的流苏树,在含苞待放之时的状态,它的外形、大小、颜色,同糯米极为相似,再加上流苏花与嫩叶都可以制茶,所以被民间称为糯米花、糯米茶。流苏树那富含油脂的果实,可以榨油,有广泛的工业用途。流苏树的园艺用途同样广泛,可以盆栽,是树桩盆景的优良选材,还是金桂的砧木。进入公园时代以来,流苏树不止见于乡镇和道路两侧,还常常出现在城市公园和私家庭院里。

生长慢寿命长的流苏树之所以成为先民房前屋后的备选树种,最引人注目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木材比重大,也坚硬,纹理还细致,属于制作器具的佳品。

再是流苏树的适应能力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能过度荫蔽,不适合积水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据观察研究,在pH8.7、含盐量0.2%的盐碱土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当然啦,在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更是生长得很好。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流苏树,Chionanthusretusus,木犀科木犀亚科木犀榄族流苏树属植物。

流苏树属,ChionanthusL.,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0米。目前发现两种,一种分布在北美,另一种分布在中国的西南、东南、黄河两岸地区及朝鲜、日本列岛,常见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坡稀疏混交林中或灌木丛中,河边高处地段也有它的身影。

具有药用价值的流苏树,其流苏二字存在一个容易混淆的植物----茜草科植物流苏子,藤本或攀援灌木,一般长2-4m长。分枝多,具有明显的节,花单生于叶腋,花冠白色或黄色。近球状的蒴果,2室,每室约10颗种子,边缘流苏状。一般在秋季采挖根部,去掉泥土和杂质,洗净,晒干。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的山坡疏林中。茎和根皮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1)。药性辛、苦、凉,用于湿疹篷痒、荨麻疹、风湿痹痛、疮疥。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流苏树,为什么以“流苏”命名呢?想来同它糯米状的花蕾有关,很像旗帜、服饰、车马、帷帐上的流苏。

《论衡·变动》有句:“旌旗垂旒”,指旗帜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东方朔在《答客难》中提道:“冕而前旒”,指古代帝王礼帽上前后悬垂的玉串。《文选·张衡<东京赋>》记载:“駙承华之蒲捎,飞流苏之骚杀。”李善注解说:“流苏,五采毛杂之以为马饰而垂之。”指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装饰在车马、帷帐上面。

如果用现代人的话来解释,流苏就是穗子,为一种下垂的,用五彩(或多彩)羽毛、丝绒等物编扎成禾穗状的装饰物,挂与窗帘四角、玉佩、扇子手柄、服装下摆等处。在中国各个地区的原住民服饰中常能见到精彩纷呈的流苏。

游牧文明的古鲜卑部族曾有过名为流苏的姓氏,后演变为显赫黄河两岸的姓氏----慕容。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流苏,不独中国所有。

按照西方的词源学,流苏来源于拉丁语tassau,指的是挂钩,拉手,说明流苏不单是观赏,还有实用的功能。

时间久了,出现了木质的流苏头,将流苏头的中心钻成洞,外面用棉布、纺织品、装饰物包好,流苏头的中间穿过绳子,连接穗子挂起来。随着工业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出现新的设计和工艺效果。

在古代的以色列,男性服装和祈祷披风的四个角部,会缝上或绑上流苏,后来多是用在祈祷披风上面了。

学位帽的上面悬垂着一个小流苏,随着佩戴者的身形摇摆不定,很像是明天的呼唤。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用于装饰作用的流苏被记录在很多古文中。

左思在《三都赋》有句:“张组帏,构流苏。开轩幌,镜水区。”

南北朝佚名的《孔雀东南飞》,传说描述的是汉末建安时代的故事。庐江府的小吏焦仲卿,其妻刘氏困顿于仲卿母亲,又被家人所逼,遂投水而亡。焦仲卿知道后自缢殉情。其中有句:“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后来,元朝的杨维桢在诗中引用了这段典故:“生为仲卿妇,死与仲卿齐。庐江同树鸟,不过别枝啼。”

这样的例证还有太多太多。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话说这流苏二字的来源,也颇为绵久。

“流”,从水,下面的竖向三笔,像生子时的羊水,是“毓”字简单明了的写法,意思是婴儿从母体内流出。引申为物质的转移运行。

《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取的意思。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诗·小雅·小弁》: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声音圆转、流利。

《庄子》的“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水的意思。

《孟子·公孙丑上》的“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传播扩散的意思。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虽放流”,放逐、流放的意思。

《荀子·劝学》中有“不积小流”,《礼记》则是“君子和而流”,《易·系辞上》说“旁行而不流”,《书·禹贡》记载“二百里流”。

《汉书·艺文志》里“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流派的意思。

《尔雅·释诂》:“流,择也,求也”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挥就“临清流”之句。

“苏”字,孔子八世孙孔鲋(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在《小尔雅·广名》中讲:“死而复生谓之苏。”重生、更生的意思。

《庄子·天运》的“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割草的意思。

《离骚》里“苏粪壤以充帏兮”,取的意思。

《荀子·议兵篇》讲的“苏刃者死”,朝向的意思。

流苏,合起来的意思呢?是否有生生死死周而复始的意思呢?或是一种性灵的永恒?

虽然,这些年也看到或触摸过一些地方的流苏树,可内心深处的回想,总是留存在记忆当中的流苏树,一时间也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心境。很多时候,竟生出妄想来:寻一处依山傍水的地界,即便身处只闻狼啸的百里无人之境,圈一亩地,搭一草棚,置一石台,囤些柴米,种点果蔬,弄把花草,兴起持杖徒步方圆,闲时折枝品味风月。若与背包独客不期而遇,请入篱堂,晨时溪水一瓢,夜至油灯一盏,随影尽缘分,岂不快哉?!

客问:“何以安之?”

我答:“能哭,能笑,可忆,可忘;一卷书,不闻愁,一枝花,与泉鸣。而已。”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让我们看看古人诗词中出现的“流苏”,揣摩一番其间的意蕴。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唐·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唐·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五代·冯延巳?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

五代·阎选?

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

小庭花露泣浓春。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

此生无路访东邻。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最高楼·咏梅

宋·陈亮?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一枝春·竹爆惊春

宋·杨缵?

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

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

奈刚要、送年新句。

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

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

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

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桃源忆故人·流苏静掩罗屏小

宋·周密?

流苏静掩罗屏小。春梦苦无分晓。

一缕旧情谁表。暗逐馀响袅。

相思谩寄流红杳。人瘦花枝多少。

郎马未归春老。空怨王孙草。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苏幕遮?帐畔听流苏响声

清·董以宁?

枕珊瑚,床玳瑁。悬蛤初收,帐底容难照。

忘却流苏能转掉。漫揭轻罗,傍动银钩了。

响原轻,声渐俏。睡熟鹦哥,定不惊他觉。

和月和云和被抱。

一夜春风,散尽愁多少。

借景抒怀,咏物言志,实属诗词的表达方式。上述作品,想来各有彼时的心怀,后人多是一家之见解,境遇不同,感触也是异彩纷呈,如同朝霞暮霭的瞬息幻化,自是一番独有的滋味呢!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植物美学课程设置

1.主课

①草木有情赋古今;②魏晋风流;

③唐宋神韵;④元明境界;

⑤清人记忆;⑥为什么是瓶花?

2.辅课

①插花--基本构图八形式

直立式-倾斜式-平出式-折扇式

弧线式-悬崖式-层叠式-壁挂式

②插花--六大传统器皿:

盘、碗、篮、缸、筒、瓶

③插花--架构与新型材料;

④植物组合栽植与布展;

⑤热带植物栽植与养护;

⑥庭院植物栽植与养护。

3.课程形式:

历史文化背景

各相应阶段的理论,花型并示范

动手实践制作花型,种植盆栽

讲师分析点评并辅导完善

讲解与记录-修改与互评-再创作

作品拍照-心得分享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莫说历史悠久,但愿不再愧对!

《瓶史》三字经:

沈纯道

少更好,多留白。不对称,想出格。

去野外,积花癖。通雅道,宜闲适。

择器皿,求精益。配案几,稽古昔。

摘自中科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公益讲座

《传统插花美学的正念与鉴赏》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年前,明代公安学派的袁宏道先生

完成了插花巨著--《瓶史》

是对前人遗产的承继和总结

是对插花艺术的思考和创新

开启了东亚插花艺术的新时代

《诗经》

反映了人对植物的运用和人文寄寓

瓶、篮、碗、盘、缸、筒

演变成传统插花六大钵器

加入我们

重新认知中国传统插花的精髓

告别无本无缘的孤独探索

开创有根有据的集体传承

汲取先民崇尚自然的智慧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尚书》

钱穆先生(—),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钱先生说:

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天津准风诗社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展读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四-香椿--.3.10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三-大叶女贞--.3.6

屋后房前说草木--之二--拐枣如蜜--.2.20

长寿花--.2.16

屋后房前说草木--之一--竹--.2.6

佛手印象(四)--溯源--.1.15

佛手印象(三)--欢喜--.1.11

佛手印象(二)--清缘--.1.8

佛手印象(一)--冷香--.1.6

槐乡

心中的白杨树--.12.25

垂珠已笑夏初狂--.12.16

世外桃源中的大风子树--.11.25

乌桕初红--.12.08

乌头可忆--.11.11

野花之六--牛筋草--.9.25

小蓟--.9.25

曼陀罗花--.9.23

茑萝松--.9.20

杜若--.9.17

苍耳?卷耳?(二)--.9.11

苍耳?卷耳?(一)--.9.11

车前那株草--.9.9

蒹葭何方?--.9.6

呦呦鹿鸣,蔓苇可忆?--.9.3

观赏草

五彩椒--.8.20

凌霄花--.8.14

藿香--.8.10

茴香--.8.9

薄荷--.8.8

罗勒--.8.7

迷迭香--.8.6

薰衣草--.8.5

香叶天竺葵--.8.4

鱼腥草--.8.3

苍术--闻香避疫的植物(一)--.7.30

王莲--水生植物的建筑结构师--.7.29

睡莲--.7.27

虎耳草--.7.23

花开端午俏天葵--.7.16

农历五月话菖蒲--.7.5

野花野草也有名--.6.29

虞美人--.06.26

塔黄----圣灵的神奇--.06.20

苦楝也美--.05.26

丁香结起千愁事,好于尘烟化纸笺--.5.11

遇见杓兰--.5.6

鹅掌楸--.5.2

玉兰花

秋霜红--.10

百花系列之木瓜

百花系列之蜀葵花

百花系列之朱瑾

常德道的悬铃木--片语只言话读书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envzhena.com/jzhy/7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