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与春天同行
——记山师二附中建大校区选修课之移动的生物课堂
4月4日下午,参加初一生物选修课的同学在生物教师张洁的带领下,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开始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
春天的山师二附中建大校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洋溢着暖暖的春意。一棵棵小草充满了力量,争先恐后从地底下破土而出;一棵棵小树缓缓地长出了嫩叶,在柔和的微风中不断跳动;一朵朵鲜花在枝头绽放,散发出阵阵淡淡的清香,令人流连忘返。同学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先是回忆课堂上学过的各类群植物的基本特征,再沿着教学楼一路走来,认识校园里的各种植物,学以致用。
同学们仔细观察山楂、丁香、女贞等植物的特点,认真辨别海棠、樱花和紫叶李,寻找桃花和榆叶梅的不同,了解大叶黄杨、金叶女贞、北海道黄杨的差异……大家用手去触摸,感受乔木与灌木、草本与木本植物的特征以及区别,体味到不同植物叶片的不同质地:或是柔软嫩滑,或是粗糙革质。大家还对校园里裸子植物种类做了简单统计:松和柏各有三种,雪松、油松、白皮松,侧柏、龙柏和刺柏,更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银杏。在认识植物的同时,同学们专注地听张老师讲关于白玉兰的美丽传说,对玉簪花“最咸植物”称号的由来百思不得其解,得知谜底后又开怀大笑。大家走在春天里,兴趣盎然,校园里洒满了师生的欢声笑语。
校园里的生物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通过开展观察、调查等活动,不仅让学生从科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植物朋友,感受到生物科学就在身边,还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成为学习的主人。
赞赏